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在雪域高原守望生命——记“门巴”将军李素芝(上)

时间 2012-05-24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在藏语中,“门巴”的意思是“医生”。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上,关于“门巴”将军李素芝36年坚守的故事广为流传。5月10日,本报记者跟随李素芝的“流动医院”进行第112次巡诊……
  □银军 陈伟平 许凌康 本报记者 常雄飞
  5月10日,山南曲松县下江乡中心小学广场上,小学老师次仁旺姆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激动得又蹦又跳。
  这张纸条,是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手写的免费就诊单。有了这张单子,次仁旺姆能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做免费心脏手术,能节约5万元的医疗费用。自2006年“流动医院”成立以来,李素芝和同事已为无数藏区群众送去健康和希望。
  一粒胶囊 20多年心血攻克高原“两大杀手”
  5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拉萨的西藏军区总医院,由于记者刚到拉萨就出现了高原反应,随行医务人员立刻送上一粒高原康胶囊。这小小的一粒胶囊,上面凝聚着李素芝和众多高山病专家20多年来的辛劳、智慧和勇气。
  在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和高原病是影响西藏军民身体安康的两大杀手。李素芝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克先天性心脏病。为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经过长达20年200多次动物试验,李素芝探索出在高原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和规律。2000年11月10日,历经2小时46分钟,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了!鲜为人知的是,手术的对象,是李素芝妻子姐姐的6岁外孙女莹莹。李素芝说:“如果首例手术失败,宁负家人,也不能负藏族人民。”10多年来,李素芝成功为27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做了手术。
  为攻克高原病防治难关,李素芝带领高山病专家,翻雪山、涉冰河,跑边防、上哨所,对那曲、林芝、山南、日喀则等不同海拔地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血色素超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高原病防治方法进行不懈探索和研究。历时10多年时间,摸索出一整套防治高原病的有效办法,研制出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新药高原康胶囊。2006年,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座医院
  当院长16年,他要求家里人严守“家法三章”
  记者的高原反应不算大,吃了高原康之后,症状得到缓解。如果遇到重症患者,就必须到西藏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舱内进行治疗。在这里,有技术达世界水准的高压氧舱,还有设备齐全的各种病房。医院硬件的不断完善都是近年来李素芝“火眼金睛”盯下来的工程。
  近年来,医院发展建设驶入快车道,涉及到大量经费使用。李素芝深感责任重大:“前进的道路上,一步都不能走歪!”医院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李素芝公开招标,公开财务,让全院官兵监督。
  每年,李素芝经手审签经费上亿元、接诊病人数以万计,没拿过公家一分钱,没滥用一分钱。医院的人都说,李素芝当院长16年,没在总医院推销过一次药品,没引荐过一个供应商,没介绍过一桩医疗器械生意,更没有推荐过一个工程包工队。
  李素芝向家里的人订立“家法三章”:决不允许“替他”接受别人钱物,决不允许打着他的旗号办事,决不允许以他的名义享受特殊待遇。
  为自己的事,李素芝从来不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了医院的事,他就会想尽办法。1995年以前,医院考取内地大学的27名研究生,毕业后没有一人主动回医院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李素芝和院党委一班人从抓软硬件建设入手,进行了不懈努力。只要有人愿意留下,李素芝绝对会用所有关系帮他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为改善营院面貌,李素芝和大家一起头戴草帽、脚穿胶鞋,平整场地、修屋建房、植树种草。经过4年多苦战,昔日的破旧营院,变成绿树成荫的园林式营院。这些年来,40多名到内地攻读硕士、博士的医务人员,一个不少地回到了医院。目前,医院已有了4名博士后、19名博士、57名硕士,临床一线医生100%达到了大学本科学历。
  一份愧疚 只要有病人,病人最大;只要有手术,手术优先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走了一圈,听了李素芝那么多故事,终于见到他本人。皮肤黝黑粗糙,脸上两团高原红,头发花白,声音沙哑,口音早就没有山东味儿。“来这里36年了,早就是个‘老西藏’了……”说完,李素芝并没有和记者继续聊下去,只是挥挥手说:“我还有手术,你们先休息一下。”
  李素芝的性格就是这样,只要有病人,病人最大,只要有手术,手术优先。进藏36年来,他动过的手术、救过的性命无法计算。今年春节,他又率领“流动医院”前往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的那曲-阿里-日喀则一线巡诊。在近万公里的风雪路上,巡诊18700余人次;实施手术117台;进行B超、心电图、透视照片等各类辅助检查9850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类药品和手术耗材价值达68.9万余元。
  在藏区工作36年,最让李素芝揪心的,是失去亲人、愧欠亲情的伤痛。1999年春节,李素芝接到家里几十个电话,说母亲病危,催他赶快回家。但因工作忙,李素芝一推再推。等他抽空赶回家时,母亲已去世3天了。李素芝在母亲灵前跪了三天三夜,伤心大哭。
  2010年玉树地震后,李素芝接到命令,火速率领全军第一支成建制、有临床经验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赶去。行进中李素芝突然接到侄女电话,说他弟弟突发心脏病病逝,希望能回去一趟。同弟弟感情极好的李素芝听后,伤心极了,但他还是默默收起了手机,“弟弟已经不在了,回去也不能救活他了,而玉树还有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等着我!”17天的救援行动中,李素芝平均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从死神手中夺回59个危重高山病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救援部队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