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助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纪实
□罗英 本报记者 熊润频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是推动四川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加快迈进,引领四川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的 “桥”和“船”。
助推总体战略实施,省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围绕省委决策部署,按照‘一个坚持、三个紧紧围绕’工作方法,找准人大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崇禧说。
助推总体战略
盛夏,在资阳规划展示馆4D电影屏幕上感受未来资阳新图景,省人大常委会“两化”互动重点课题调研组成员发出赞叹。
用科学规划、阳光规划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和确保总体战略科学有序实施,是资阳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稳健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助推总体战略的着力点之一。
今年1月1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的《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这部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规,在全面总结20多年来相关法律法规实践经验和灾后重建城乡规划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要求“量身订做”,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规上了墙,到处亮堂堂。”从偏远的山区农村,到热闹的都市小巷,再到工业集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不仅提升了地区形象和气质,更引来无数投资商。
去年10月起正式实施的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是全国首部把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规制空间拓展至乡村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对于助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环境吸引力等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旅游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也成为推进总体战略实施的法制保障。
奏响监督强音
立法之外,省人大常委会还充分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全力助推总体战略实施。
实施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2011年9月,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启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检查组走村入户,全面了解农村情况,就土地流转新模式、挖掘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等,献出许多“金点子”。
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11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审议省政府 《关于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的报告》。“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对农药、化肥等使用监管,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加大对边远和民族地区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认真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核心支撑是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竞争力和质量效益。今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计工作报告时,对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审计情况尤为关注,并积极呼吁解决相关问题。
听取审议 《关于我省农村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报告》,开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一个个强有力的音符,汇聚成新的篇章,在助推总体战略实施过程中一路奏响。
“民星”勇于担当
人大代表,是活跃在群众中的“民星”,他们担当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积极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是“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积极践行者和探索者。将郎酒厂区所在的二郎镇建成集美酒体验、红色旅游、度假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百亿经济园区——汪俊林的目标体现出一种社会担当:“郎酒发展可以加速工业化,二郎镇建设可以加速城镇化!”
在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市人大代表、禾邦集团董事长刘文旭语气坚定地说:“项目建成后,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0余个,通过产业延伸又能带动3万农户种药材增收!”
更多的人大代表通过调研、议案建议等方式,为总体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何应对工业园区 “用工荒”、“招工难”等?省人大代表张良杰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解决各地园区用工难问题的建议》被确定为去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牵头督办。督办组不仅狠抓落实,还通过园区走访调研,将代表建议意见转化为促进园区建设的新动力。
省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如关于我省推进 “两化”互动发展情况、我省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我省招商引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为推动总体战略贯彻落实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议意见,得到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