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在汶川县调研时强调
10月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汶川县调研,强调要加快发展产业,努力扩大就业,着力扶贫帮困,推进灾区全面发展振兴,让各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团结和睦的新生活。
既要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出的目标。30日一大早,刘奇葆沿着盘山公路,来到 “云朵上的街市”——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雨后放晴的天空阳光灿烂,旁边的山峰白雪皑皑。村民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谢了》,把省委书记迎进寨门。夯土墙,木板门,清水潺潺绕宅流。在村民马笑群家的老宅参观时,刘奇葆得知老宅已被旅游公司收购用来搞开发,一家人住在旁边的新村,也开始发展旅游业,家庭人均收入由震前的25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9000元,刘奇葆说,灾后重建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希望你们把产业发展好,把收入搞上去。
穿过干净、幽深的巷道,一座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羌家风格浓郁的新寨出现在眼前。刘奇葆来到村民王庆军家,登楼眺望萝卜寨重建情况,还走进主人家的农家乐客房、厨房参观,得知他家地震后年收入已达5万多元,而且由于旅游业带动,全村年人均收入已超过8000元,刘奇葆对村民们讲,大灾之后大家收入大幅度提高,这很不简单,真是跨越发展,创造了奇迹。希望大家继续把产业发展好,既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富裕文明美好的新生活。
漩口镇震源新村由震前的漩口镇蔡家杠村和响黄沟村合并重建,因为是离“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点最近的村而得名。新村144户农户已全部搬进新居,村里还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刘奇葆走进村民马锡志、蔡世兵家参观,得知房屋都使用全框架结构,每户独立成栋,不少村民还预留了客房用作旅游接待,刘奇葆肯定震源新村规划重建科学合理,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与群众交谈时,刘奇葆仔细询问大家产业发展和增加收入的情况。村民们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现在住房和生活都比震前好得多,大家正从事羌绣、皮雕、震源石等手工艺品制作,发展乡村农家乐和规模化种植业,力争今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刘奇葆肯定说,震源新村凤凰涅槃,震后重生,了不起!你们有勇气在震源点建新村,说明你们对重建、对未来生活是充满信心的,要尽快把产业发展好,拓宽增收门路,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卧龙镇简家河坝居民点属藏、羌、汉民族聚居区,居住着88户受灾农户。走进安置点,看到家家门前都有栽花种菜的小菜园,屋后有小院子,生猪也实现了集中养殖,全村生活实现了电气化,刘奇葆称赞新村规划建设有水平,有农家情趣。他希望当地党委政府依托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尽快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增加群众收入。
创造“家家旅游、户户经商”的条件,这是刘奇葆在震中映秀镇重建规划之初就提出的要求。30日下午,刘奇葆又一次来到映秀镇调研,走进东莞大道的商铺,了解商家经营情况,他希望当地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促进映秀镇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刘奇葆还来到耿达乡,了解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迁址重建的情况,要求中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为大熊猫保护创造更好的环境。
刘奇葆指出,“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汶川的灾后恢复重建,是全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缩影,是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强有力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我们要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能够在8级特大地震的震中重建美好新家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加快发展产业,努力扩大就业,着力扶贫帮困,推进灾区全面发展振兴,让各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团结和睦的新生活。
刘奇葆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灾区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灾区产业发展水平。汶川县高半山区多,要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抓好生态绿色资源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产业要充分考虑就业,有针对性地拓宽就业门路、创造就业岗位,帮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要帮助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和“三孤”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有就业能力的帮助实现稳定就业,没有就业能力的要做好供养救济工作,让他们共享重建和发展成果。
刘奇葆指出,汶川县自然风光秀美,藏羌文化浓郁,经过重建,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村新镇各具特色,要把旅游业作为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重要产业。要把具备条件的新村新镇纳入全省重点旅游线路进行统一规划、整体营销,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具有灾区特色的旅游品牌。要根据每一个新村新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完善旅游设施,打造旅游产品,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在住宿、餐饮、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村镇,着力提升灾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水平,带动灾区群众增收致富。
刘奇葆指出,地震灾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是长期的任务。要按照“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特别是要做好新村新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推广近些年灾区地质灾害治理的经验,继续坚持“积极治理、合理避让、安全第一”的方针,平时加强临灾避险演练,汛期抓好值班执勤和监测预警,保护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玉顺,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侍俊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记者 方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