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邛海湿地成我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时间 2013-09-30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本报讯 (记者 王云)9月24日,在南京举行的2013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西昌邛海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成为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方。
    为了保护邛海生态,凉山州和西昌市投入数十亿元,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之路。
    邛海,古称邛池,“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然而,上世纪60年代,邛海周边围海造田造塘、网箱养鱼,滩涂、苇塘、湿地遭到破坏。近30年来旅游开发、网箱养鱼的无序发展,也使邛海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2009年,凉山州启动实施概算投资达40亿元的“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通过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三退三还”工程,先后征地拆迁沿湖5个乡镇近万户。
  目前已建成四期湿地共8500多亩,邛海水域面积恢复至31平方公里。今年,又启动五、六期湿地1.1万亩恢复建设。2012年,邛海泸山景区接待游客1133万人次,较湿地恢复前增长4.3倍,拆迁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做到了实施一项工程、助推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加快建设美丽凉山提供了新的启示。”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
    又讯 (梁云华 记者 徐凯)在同日举行的会上,广元市被全囯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部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一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荣誉奖。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