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彦殊
去年12月前已经建成的“映山线”将映秀湾、耿达、渔子溪3座水电站与二台山变电站成功联通。阿坝百万千瓦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驿、福堂坝水电站何时能与二台山变电站成功“会师”,打通向外输出的空中通道?
4月23日,记者在二台山上看到,银白色的架线铁塔沿着破碎的山脊已陆续竖起,全长约23公里的“二太福”线路骨架基本成型。施工队员正在紧张地挖坑固定放线设备,预计第一区段20多基铁塔间的放线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悬崖边的树不敢砍
登上二台山,沿山脊望去,大面积的山体崩塌将黄褐色的岩石暴露在外。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片山体海拔都在1000多米,原本非常险峻,地震后要想上山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些山体正好就是二太福线路的必经之路。项目部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打通上山的毛路。山上全是巨石挡道,山体仍不稳定,不能用炸药,施工队员只能一锹一锹刨出路来。
铁塔通常建在山体边缘,旁边就是1000多米的悬崖,项目组放线队队长杨忠说,好几次走在路上突然脚下一松,就听见一块石头重重地砸下山崖的声音。对施工地点靠近悬崖边的树,他们加以保留,杨忠说,这样心里踏实多了。
索道运送铁塔材料
面对如此陡峭的山势,重达几十吨的铁塔以及基础浇筑材料如何运到指定地点?项目组决定用索道。
二太福项目部副经理龚义贵告诉记者,由于施工地点非常狭窄,根本没有办法堆放铁塔材料,只能边运送边安装,因为“空间实在容纳不下”,只能运到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安,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
为了抢进度,施工队员在山上搭起了帐篷,这样可以节约好几个小时来回的时间。杨忠告诉记者,好几次晚上都遇到余震,既担心山上滚石头,更担心山体垮塌,无法入睡。
50多基铁塔只有3基是直线
二太福线路通道情况异常复杂,设计院用了近4个月时间才完成路线勘查。
龚义贵说,尽管已经选出了几乎最优的方案,但由于糟糕的地质条件,线路架设条件并不理想。通常情况下,一条线路绝大多数都应该是直线铁塔,但二太福50多基铁塔只有3基是直线,其余都是转角。
这给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转角铁塔的重量是直线铁塔的3倍,铁塔基也相应扩大1倍以上,放线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好几倍。整个线路多次跨越岷江、国道,以及其它线路,都增加了施工困难,拖延了施工时间。
龚义贵告诉记者,目前整个线路的第一放线区段只剩下2基铁塔尚未组装完成,放线工作即将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