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从悲壮走向豪迈_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 > 共建新家园

本网记者重返汶川灾区:彭州白鹿镇的“穿越”

时间 2011-05-05 来源 新华网
[ 字号大小:]

  还记得拍摄“地震婚纱照”的教堂吗?那个记录瞬间灾难的地方,在一片废墟中,在教堂遗址前……象征幸福的白纱,和灾后的一片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地方,白鹿镇的上书院。
  再见白鹿镇 风情小镇魅力重现
  灾后重建的第三年,我有幸“穿越”曾经的地震带,再次来到白鹿镇。蓝色的尖顶,白色的墙壁,铁艺的护栏,一栋欧式建筑呈现在面前;旁边一栋砌着红色砖墙,露着白色屋顶,带着镂空门廊的精细设计。恍惚间,觉得置身欧洲小镇,再寻街牌,写着罗曼蒂克大道、轩尼诗大道……
  眼前的这一切,不是在欧洲小镇,而是在四川彭州市白鹿镇,一个曾经被地震破坏的地方。
  走走停停,街上的美景总是牵引着我走下去,但周围的咖啡厅、花店,独特的设计又让我停留,忍不住要进去品尝咖啡的味道,去探寻店里更多的奥秘。
  “5·12”地震后,白鹿镇将原有各类规划和新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依托白鹿镇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全力打造“中法传统风情小镇”,为了体现灾后重建的“多样性”,坚持风貌设计细化到单体建筑,每个单体建筑之间做到各不相同,让建筑保留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彰显各自不同的魅力风情。
  穿过“卢瓦尔城堡”,就来到法式建筑区,清新亮丽的色彩,造型宏伟的建筑,通体洋溢着新古典主义风格,整个小镇充满了浓郁的法国风情和艺术气息。穿梭在小镇中,别有一番旅行的感觉。
  拓展文化底蕴 加快产业互动发展
  “5·12”地震后,白鹿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立了“绿山富民、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以中法文化为支撑,加快产业互动发展。
  在兴鹿街、樵人街法式风貌步行街区,以品牌入驻和自主创业的模式,布局西餐、咖啡、进口食品、鲜花店、婚纱影楼等商业形态,将白鹿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浪漫风情小镇,让游客们在镇上享受舒适优雅的生活。
  当你在享受四川秀丽山水的时候,入住白鹿镇,选择喜欢的建筑风格,不管是欧式、法式还是明清风情,都能让你体会别样感觉。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