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大代表 王福华
我叫王福华,来自于眉山市丹棱县,是连续两届的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三级人大代表,现任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丹棱县华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自“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我积极响应各级人大和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竭尽所能为全县脱贫攻坚建言献策、出钱出力,我在脱贫攻坚中的表现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贫困群众的集体点赞。
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呼吁呐喊
丹棱县是眉山市唯一有省级贫困村的县,全县有4个省级贫困村、17个市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30户6001人。2015年,全省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县委、县政府结合丹棱实际,作出了“决战2216”脱贫攻坚的决定,即在2年内全面实现21个省市贫困村“摘帽”、6千名贫困人口脱贫。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连续两届的三级人大代表,在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0—2010年扶贫助困工作先进个人”,在脱贫攻坚最需要、贫困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我绝不能等待观望。从2015年开始,我深入到全县21个省、市贫困村和部分贫困户家中现场调研,走访中我发现:全县的省、市贫困村集中连片分布在县城西北部总岗山脉地区,海拔较高,基础条件差,但自然生态优势十分明显。制约这些村和贫困群众不能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是水不通、路不畅,农业产业没有规模化、集约化。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作为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开始利用我人大代表的身份,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呼吁呐喊。
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丹棱县新建观音崖水库的建议,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迅速上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在各级人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丹棱县观音崖水库建设工程纳入了《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将动工建设,这个项目将成为造福全县人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在走访中我还了解到:丹棱县4个省级贫困村之间根本没有一条连通道路,老百姓好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守着“金娃娃”却无法致富成了贫困群众心中最大的伤痛。要致富先修路,修通贫困村之间的连接道路成了贫困村群众最渴望、最期盼的事情。为民解忧,人大代表再行动,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加大对丹棱县4个省级贫困村“小康路”建设支持的建议,省人大和省政府对此建议高度重视,交省交通厅办理,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投资1.58亿元,贯通丹棱县4个省级贫困村、5个市级贫困村,长34公里、宽6.5米的“奔康大道”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了路基建设,“奔康大道”建成后,全县贫困村的交通面貌将焕然一新,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即将实现。
八方呼吁,合力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我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募捐活动,四处奔走,八方呼吁,示范带动,让更多的企业老总和个体老板、爱心人士投身到脱贫攻坚活动中。目前已组织20多名企业老总和100多名个体户捐赠各类社会扶贫帮扶资金200余万元,这些资金将全部作于贫困村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我担任会长的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与省、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专项基金共同携手,在今年7月12日开展了“杏林春雨行动”,为全县13名脑瘫儿童进行义诊。治贫先重教、扶贫先扶智,为了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倾情帮助寒门学子,在今年8月23日开展了“丹棱县2016年栋梁工程助学金发放”活动,为50名贫困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发放了人均3000元的助学金。筹资10多万元开展贫困家庭定向捐赠活动,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产业。筹资50多万元,助力全县21个省、市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产业……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资助贫困,传递爱心
“扶贫济困,人人有责”。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认真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愿投身扶贫解困、助学等公益事业。今年,我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主动资助我县的市级贫困村顺龙乡青云村发展资金3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主动捐助市级贫困村双桥镇团林村大学生创业基地10万元,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并为该村2户贫困户硬化院坝;资助2名在读贫困高中生和1名在读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10名小学、初中住校生每人资助了500元住校费用,每年至少为50多名贫困群众解难题。我成立的丹棱县华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每年义务提供10多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就业和生计问题。10多年来,我本人及公司累计捐赠公益事业资金200多万元。
10多年的人大代表经历让我明白: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