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全省人大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暨“人大代表再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

东义河畔的脱贫攻坚助推人

时间 2016-09-09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稻城县吉呷乡人大代表 迎春

 

  我叫迎春,是甘孜州稻城县吉呷乡人大代表、尼公村党支部书记。精准脱贫冲锋号吹响后,我作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受命于艰难与希望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我的心像滔滔东义河水难以平静:“乡亲们选我是信任我,如果我不能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上对不起党和政府的培养,下对不起我村父老乡亲的期望,良心上过不去呀”!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以“精准脱贫”为载体,引领我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尼公村距乡政府6公里,距县城186公里,共有农户50户,人口286人,其中精准贫困户13户79人,截止目前已脱贫10户65人,未脱贫3户14人。我村山高坡陡,村民居住分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吃水难,看病难,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几年前还处于“照明用火把、吃水用桶背、运输用马驼”的现状,是全县名副其实的“落后村”。我苦苦思考,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我深入农户摸情况、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结合村民需求,探索出路,积极向县乡党委、政府汇报实际情况,到县级相关部门深层次、多渠道、宽领域争取建设资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尼公村支部一班人组织群众苦干实干,结合国家投入资金,以群众自主建设或投工投劳形式完成49户牧民定居建设、村级活动室建设;实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并完成农田灌溉渠15千米;改扩建13公里通村公路、新建6公里通村路并全面硬化;实施50户农户房屋改造、室内电力线路改造并接入国家电网,广播电视户户通,户户有洗澡间、卫生间,村有垃圾池、户有垃圾箱;光纤可望年底实现全覆盖;篮球场、文化室、卫生室一应俱全,村级活动室添置和配备了健身设备,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实现人畜分居,尼公村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农牧民群众彻底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时代。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升收入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团结带领我村党员、团员和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作风,在群众中树立了人大代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结合我村实际,组织村两委一班人,全面调研,结合稻城全域旅游发展需求,成立藏香鸡养殖、木艺加工合作社,在广大农牧民思想固化,不愿出资的情况下,我筹资400多万元作启动资金,其中养鸡场100多万元,木艺加工厂200多万元,并深入各村、户广泛宣传动员,为发展壮大合作规模,最初藏香鸡合作社每年为我村农户免费发放鸡苗1500余只,目前,经过努力推动和扶持我村村民全都参与,为农户增收10万元;我还出资8万余元动员鼓励文化素质较好和积极性较高的20多名村民,到成都等地考察木艺加工等技术,同时,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就地培训村民300余人次,录用村民100余人(其中我村70余人),解决就业岗位100余个进入木艺加工厂,为我村户均增3至7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我村从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村带上了人均收入达7500余元的致富村。我村活动室还创新性的设立了无人售货“诚信小卖部”,以村民自己付钱、自己找补、自己取货的形式购买所需物品,开业至今4年多,未发生一起缺钱少货事件,得到了州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近年来,我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村风文明、村内和谐,人文素质不断提升,村容村貌与小康标准合拍同步推进。

  我没有满足,一心想的是东义片区人民致富,先后启动了吉呷乡、俄牙同乡和各卡三乡各村发放鸡苗行动,为三乡农户发放鸡苗12000余只,为农户增收近100万元;农闲时鼓励三乡剩余劳动力到木艺加工厂就业增加收入,拉动了东义片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铿锵的豪言壮语,唯有始终坚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原则,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我常对村里党员干部说:“既然是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为村民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这样才无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无愧于党和组织的培养”。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实际行动带领我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基本实现了农牧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