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了怎么办?人大代表勇当先。杨贤成作为乡镇行政区规划调整后刚刚选入的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面对疫情蔓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勇当抗疫先锋,用自己实际行动,谱写一个人大代表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疫情没消除,坚决不开工”。这是杨贤成对厂里职工说的一句话。杨贤成是宏江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总,该企业属于乡镇的一个小型企业。由于离县城较远,再加上青义镇至今还未发现一例新型肺炎患者,因此1月下旬,厂里职工隔三差五打电话问杨贤成,“杨总,你看我们离城远,疫情不可能传过来,我们的铁锅厂是不是可以开工了?”杨贤成坚决地说:“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全国都在防疫情,我们不能拖后腿,疫情没消除,坚决不开工。”“杨总,疫情来了不上班我们的工资咋办?”杨贤成深深地知道,不上班不发工资职工就会断了生活来源,而自己的企业效益并不是太好,如果不生产就会出现负盈利。然而一想到自己是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与民谋利,为民担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杨贤成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保障职工在疫情期间照样领到工资。于是他给厂里职工打电话说:“非常时期,绝不能给国家添乱,绝不能给政府添堵,疫情不消除就不开工,疫情防控多少天,我工资照样给你们发多少天,直到疫情消除为止……”仅2月份预算就要给职工发放工资13万多元。
“民心齐,泰山移,当代表就应该出力”。这是杨贤成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座右铭。看着新闻里疫情数据一天天上升,杨贤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劝说家人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了1万元,用于政府防控疫情购买消毒物品和器械;同时积极发动涪城区中小企业商会会员开展“抗疫情,献爱心,人民群众心连心”活动,鼓励大家捐款捐物共渡难关。全体会员在他的带动下已筹集3万多元现金准备捐赠给涪城区卫健系统用于抗疫基金。
“抗疫缺什么?我去‘啃骨头’”。青义镇是一个5万多人口,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乡镇,仅疫情检查卡点就有250来个。高速路口、入村道路口、小区口、企业入口等,来往车辆和人员的消毒,会议室、村委会等各个场所的消毒处理等,使消毒物品的消耗极为快速。当听说镇上各卡点消毒酒精较为匮缺,一时间调配难以到位,杨贤成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联系他从事医疗事业的同学和朋友,一趟又一趟的到市、区医院等,积极协调酒精等消毒物质的购买事宜。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购得消毒酒精和消毒液4大桶,约200余斤,无偿献给了青义镇政府,为疫情防控筑起了又一道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