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疫之战代表不能“缺席”。近日来,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新当选的71名人大代表迎来2020年第一道“考题”——疫情防控,代表来“答题”。
疫情不停,“喇叭”不止。宣传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防疫重在教知、懂守,让群众绷紧思想上的弦,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防?
“声音嘶哑,防疫宣传不能哑”。刘继超作为2020年1月21日刚刚选入青义镇第八届人民大会代表,拿着当选证书没有几天,就迎来“第一场战争”。为了打好防疫战,为群众宣传好防疫知识,他连续30多天不歇息,每天在大龙村坚守10多个小时不间断的为群众播放疫情防控知识。为了让偏远的社和村民接收到“防疫之声”,他坚持每天骑车四、五里,拿着小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对着村民点喊道:“乡亲们,疫情来了不可怕,呆在家里可保平安;不外出,不串门,勤洗手,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请你们相信党,相信政府,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疫之战……”有人见他连续多天的喊话,声音都嘶哑了,向他建议道:“老刘,你都快60岁的人了,每天喊话,声音都哑了,防疫情知识,我们都掌握了,你就歇歇吧!”“我多做一次宣传,也许就会少发生一例病情,声音哑了,我照样能当好宣传员……”刘继超并没有停止宣传的脚步,声音哑了,就逐家逐户向群众发送疫情宣传单,一月下来,向群众发放防疫宣传手册等2500余份,往返的路途加起来就达300来里。
代表也是“医生”。“我既是医生更是卫生院的唯一人大代表,防疫之战我肩上扛着双重责任,我不上谁上?”这是青义镇人大代表王丽萍向卫生院领导说的一句话。为了加强各卡点的消毒和病情检测工作,青义镇要求卫生院派出几名医生和护士,加入到防疫小组,配合镇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王丽萍第一个站出来,坚决要求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从此之后,总能看见在龙门高速公路出口的卡点、黄木村、香社村、场镇社区居民点等,一位身穿白大褂,身背约30余斤重喷雾消毒器的女医生在不同的点位上消毒和对来往人员测量体温。
入户当好“排查员”。人员流动是疫情扩散的“土壤”,打好防疫战,重在于“守”。为确保人员流动在可控范围,确保疫情防控有张“明白卡”,青义镇人大积极开展代表回选区当好“排查员”活动,要求71名代表回到33个选区,分片分点入村到户排查疫情,清查外来人员,采取“拉网式排查,点名式过关”的方式,入户排查量体温,逐个登记不“漏网”。做到“四个清楚”即家有人口清楚、有无外来人员清楚、体温多少清楚、防疫知识清楚。同时,建立了报告制度、回访制度、人员登记制度、出入检测制度、日常消毒制度、定期分析制度等,确保防疫工作扎实到位。场镇社区人大代表杨宗其介绍,“我主要负责场镇社区的人员排查工作,这是我第三次入户排查了。每一次排查,人员都有不同的变化,有打工回来的,有离开外出的,但人员流动不大。在每次排查时都要加强对群众的防疫教育,群众很支持工作,所以现在场镇的人员变动我们一清二楚……”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71名代表71个桩,71名代表71杆旗,青义镇人大正是因为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疫情防控中的先锋作用,严防死守,主动出击,从而保证了至今为止没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确保了全镇的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