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 人大代表抗疫情

为抗“疫”助复工 这位女代表拼出去了

时间 2020-02-18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临时组队,把服装厂变“口罩厂”,自制9万只口罩捐一线

  2月13日,在乐山高新区瑞鸽皮革公司的生产车间里,62岁的四川省人大代表胡英坐在缝纫机前为口罩压线,一手撑头、一手撑尾,几秒钟时间就能压好一条边。胡英戴着口罩和头套,别人不说,很难看出她其实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从1月31日到2月13日,胡英带领60名“工人”一直马不停蹄,你一针、我一线之间,这个临时组建起来的生产队伍,在这14天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了9万只口罩,这些口罩,全部捐献到抗疫和复工生产一线。

  然而,这个拥有60名工人的口罩生产队伍并非专业人员,他们来自乐山各个行业,是一支依托瑞鸽皮革公司员工临时组建起来的业余团队,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把他们聚集到了一起。

  瑞鸽皮革公司是一家生产服装和床上用品的企业。“过年在家看到疫情爆发的新闻简直心急如焚,本想利用自己制衣行业的渠道搞点口罩来捐赠,但无奈所有的地方都缺货,根本拿不到。” 近年来,虽然胡英的企业转型在做园区地产经济,但保留下来的常年为美姑、峨边等大小凉山贫困地区妇女免费培训的缝纫培训基地还在,还有缝纫机等各种设备50多台,“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做一批民用口罩,捐给有需要的乐山返岗工人们,解他们燃眉之急。”大年初五,胡英做了个重要决定,并获得公司高管支持。

 

胡英(右二)请有关部门来指导口罩生产

 

  原来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防疫专家录制的自制口罩教程,于是决定试试这种“土办法”。按照教程,胡英和公司员工很快确定了自制口罩的设计方案,并立马送到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在得到方案可行的答复后,胡英便立即着手采购医用纱布、医用棉布等原材料。 制作口罩的原材料有了着落,春节期间员工放假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却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英又利用自己乐山市进出口商会会长的身份,向商会微信群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信息。很快,商会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大家出人出力,一个60人的口罩生产志愿者团队成功组建起来。物资、人员就位,瑞鸽皮革公司的“土法口罩”生产线于农历大年初七正式投产。

  “因为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业余团队,刚开始大家干起活来都不太熟练,结果第一天只生产了570只口罩,效率很低。”胡英说。所幸,这样的状况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大家的磨合越来越好,口罩的日产量也激增到9000只,而最初制定的总目标3万只,最后超额完成,达到9万只。“这9万只口罩将全部捐赠到乐山市防疫一线,帮助复工生产的企业员工做好健康防护。”胡英表示,虽然是无奈之下赶制的“土法口罩”,但防护能力和产品质量依旧是根本,这些口罩除了会集中进行臭氧消毒外,还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测,在确保防护能力过关的前提下才发放到一线。

  “目前已经有53个企业因为我们捐赠的这些口罩实现了复工,而总共9万个口罩也在13日全部完成。”因为口罩生产工作强度太大,今年62岁的胡英不得不带上护腰带与大家并肩作战,不过对于她来讲,这一刻又非常满足,“国家和人民有需要,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企业也应当负担起社会责任,这十多天的忙碌是值得的,不仅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口罩缺口,大家也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安定。”

  有群众将胡英代表把服装厂临时改成制作口罩的小视频发在抖音上,获得15万点赞数,网民纷纷称赞这是一家爱心企业。

  据了解,除了组织口罩生产外,胡英还在公司内部发起了特殊党费缴纳活动,共收缴特殊党费5.6万元,同时她还带动社会捐款4万元,这些款项也将全部捐赠,助力抗疫。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