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波及全国,打破了人们原本喜庆祥和的生活,一张张口罩背后,是人民群众茫然失措的脸。在抗击疫情的前沿,有不同着装但群众熟悉的身影,他们用自身行动,不分昼夜拉起生命防线,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人大代表。
小金县宅垄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小金县西大门,与甘孜州丹巴县太平桥乡接壤。作为两州两县两乡镇交汇的重要关口,阻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突显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为打好防疫战,守好净土阿坝的“南大门”,在县委、镇党委的领导下,镇人大积极响应县人大号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模范作用,带头奋战在入境“第一关”,守好“第一”防线,为全州疫情“净土”积极贡献。
在疫线,人大代表用一个个关卡筑起铜墙铁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后,宅垄镇及时成立镇抗击新冠肺炎指挥部,成立防控卡点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疫”线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人大代表模范作用。疫情防控卡点机构由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挂率,人大代表和派出所、卫生院、交警队、运管所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全镇共设州级防控卡点1个,村级防控卡点12个,分组24小时不间断值守排查。疫情防控卡点在镇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三级人大代表率先垂范,通力合作,使指挥调度更加有力,卡点检查流程更加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通过镇各级人大代表、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零输入,守牢了净土阿坝南大门。
在疫线,人大代表用一轮轮宣讲强化思想认识
面对无形的病毒和未知的风险,宅垄镇三级人大代表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一是当好疫情宣传员。充分利用微信群、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小喇叭宣传等形式宣传疫情防疫知识。发布疫情防控信息72条,发放各类疫情防控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0余幅,出动宣传车辆8台次,电话联访群众1300余户,劝阻婚庆活动6起,佛事活动4场次。二是当好疫情防控排查员。代表们在接到疫情通知后第一时间深入村寨,对全镇1336户5239人,逐户排查,户户核查,建立摸排台账,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共排查出外出返乡人员105人,外来人员10人,居家留观16人。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三是当好疫情防控辅导员。面对重点疫区疫情不断扩延,不少村民心存恐慌。镇人大结合代表优势,配合医护人员给村民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16名从武汉返乡居家留观的学生,人大代表们和医护人员不仅每天上门为其检测身体,还不时通过微信视频或聊天及时掌握和了解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和防疫知识讲解,以实现最好关爱。四是当好卡点防控守门员。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卡点轮班值守。全镇设1个州级卡点和12个村级卡点,全镇69名三级人大代表全部参与卡点轮班值守,各卡点累计劝返车辆185辆、496人。五是当好疫情防控服务员。按照县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严控群众外出。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请缨加入义购队,为群众代购生活用品、采购农用物资,确保居家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同时对公共设施和农户进行及时消毒处理,消毒面积达6880平方米。引导群众注重个人卫生、科学防范,筑牢百姓家门口的第一道防护网。
在疫线,人大代表用一次次劝返严防病毒输入
宅垄镇辖12个村,与甘孜州太平桥乡接壤,传统节日期存在群众相互走访频繁、边界连村路较多、部分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差,给宅垄镇边界疫情防控造成很大压力。面对严峻的防控压力,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网格优势,落实边界疫情防控措施,按照“管住自己人、看住自己门”的要求,加强对群众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跨地界走动人员进行劝返和管控。劝导村民取消操办喜事、聚会聚餐、打堆闲聊等。对屡劝不听,强行闯关的个别群众,人大代表总是挺在最前及时进行阻止,敢于向“另类”挑战,彰显正义,树立人大权威。
在疫线,人大代表用一笔笔捐款诠释人间大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宅垄镇69名三级人大代表同全国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众志成诚、抗击疫情,自愿捐款捐物共计18008元(其中现金11008元,物资7000元)。
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在“两州两县两乡”边界疫情联防联控中,各级人大代表依托自身资源,充分代表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