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省物价局局长、省西部开发(攀西办)主任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4日讯(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董焦 陈淋)“成都新机场的建设将奠定成都作为西部现代航空枢纽的地位。”3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做客川网会客厅,对成都新机场即天府国际机场规划的最新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期设计客流量为全年4000-4500万人次、配三条跑道,成都新机场今后将更多承载国际航线,“二期建设将会再建设三条跑道,全年运送旅客将达到9000万人次。”唐利民介绍说,与新机场配套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控制性工程将提前进行建设,“成都新机场将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
新机场将是中国空中航线的中点
作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乘客中转出行的新空港枢纽。“参照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例子,双机场会承载更丰富的航线,继而给乘客更大的选择空间。”唐利民介绍说,新机场将直接对接高铁、地铁以及高速公路,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会让更多人选择成都出行。
此外,成都位于中国西部,在中国航空版图上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从成都出发到非洲、欧洲、中东比北京、上海、广州要快2-3个小时,这更是向西出行的乘客选择成都的重要因素。唐利民介绍说,“从天空中看我们天府国际机场这个点,是在中国空中航线的中点。”
他因此大胆展望,“新机场建成后,就可以加密成都到中东、到欧洲的航线。”与之对应的,则是中部城市的同类航线将出现萎缩。成都新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西部航空枢纽。
成都或成中国的法兰克福
在空港经济区发展方面,唐利民将成都与同为内陆城市的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伦敦等进行了类比,三地机场均拥有很大的中转量,而其空港经济区发展经验更值得成都借鉴,“对内则要学习深圳、首都、上海、郑州这些城市的空港经济区。”
他介绍说,成都新机场空港经济区将发展的主要产业为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包括研发、创意产业及文化产业等,但还是以物流为主。”他表示,新机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将更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这些网络和空港经济区怎样无缝衔接、互动发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此外,航空枢纽的形成也将助推成都的产业发展。“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关键体现在人才 。”唐利民以硅谷为例,由于便捷的空中交通优势,硅谷的一些研究室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专家快速聚集,而这正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