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活动报道

代表回应网友提问——教师流动变“互动”“多点执业”可尝试

时间 2015-03-06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网友:促教育公平,能否让优质教师轮校?代表:既应把教师流动进行到底,同时要创新流动方式
    今年全国两会,网友的目光再次聚焦教育公平。四川在线的一位网友留言说:“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少,能否在不减少教师收入的前提下让优质教师轮校?”“一所好学校,除了硬件设施到位,对于家长学生而言,便是冲着师资去的。”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副县长郭红梅对于这位网友的感受非常理解。她认为,教师流动是促进优质资源配置很好的抓手,“其实,从省到市再到县,这项工作一直在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关键是如何落实和创新。”
    郭红梅建议,一方面,相关行政部门要坚定不移、不折不扣落实教师交流的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要创新流动方式,核心就是“互动”。“从方向上,不仅仅是优质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也可以到城里学校去充电接受培训。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也可以互动,民办学校完全可以到公办学校挂职锻炼。从培训上,地方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依托师范类大专院校的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互动。”“优秀教师可以多点执业。只要是在有序的、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政府完全可以尝试。”郭红梅认为,教师的公休日、假期怎么利用好,政府完全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比起暗地里在外面培训机构偷偷补课,不如名正言顺地去培训薄弱学校的师生。”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