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翻看手机上的照片,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面露喜色。照片是他2月23日前往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扶贫时同事给他拍摄的。照片中,耿福能手上拿着中药材附子苗,正向村民教授种植经验。去年该村村民马查俄尔拿出3亩地种植附子,由好医生免费提供种子,派技术人员到地里手把手培训,一年时间内,马查俄尔家种的附子平均亩产700公斤,当年就实现脱贫。
扶贫是这些年耿福能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企业家和全国人大代表,他深知凉山州山高路远、资源匮乏,靠输血式的扶贫项目断不了穷根,扶贫方式必须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在政策和产业链建设方面进行匹配。
耿福能在调研中发现,大凉山的环境对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2016年,布拖县已有6个乡28个村种植中药材附子,实现总产值1200多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当地3000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而此前,村民种土豆每亩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多来,耿福能已提交建议31件,其中多是有关产业扶贫的。目前,好医生药业在凉山州兴办9家加工厂,招聘人员1900人,其中667名来自贫困家庭。“脱贫要紧扣‘精准’二字,扶到点上、扶在根上,挖掉穷根,才能摆脱贫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