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活动专题

“刚柔并济”显大国风范

时间 2017-03-05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作为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以来的第一位女发言人,“刚柔并济”的傅莹连续5次亮相发布会。有媒体梳理,此前,她回答了53个问题,如果算上这一次,那就是68个。

  其中,18次回答外国记者提问,占比26.47%。外国记者的焦点,集中在军费预算、南海问题、中国崛起等所谓“敏感”话题,“尖锐”背后,表露出西方国家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适和偏见。

  这种面对面的“交锋”是一种考验。要在国际社会放大真实中国的声音,必须一次次地用好这样的机会;但新闻发布会是现场直播,发言人的言行稍有闪失,极有可能成为国际新闻的“大事件”。

  纵观这5年,傅莹在万众瞩目中游刃有余,对提问毫不回避,见招拆招,作答有理有据,有时还要讲些“小故事”,逗得记者们会心一笑。这种从容不迫和优雅睿智,不仅令记者们觉得过瘾,也令她在网络上“圈粉”不少。

  傅莹说,这几年她有两个“必答题”,外国记者必问军费,中国记者必提环保。国内民众期待着早点驱散“雾霾”,但这又是个需要长时间才能解决的严峻问题。作答时,傅莹既讲述作为普通人的感受,又强调国家正在采取的办法。

  2013年,她说“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没有雾霾,我家也有两个口罩”;2014年,她说“今天天气是比较好,我觉得你脸上都带着几分阳光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2015年,她说“今天早晨我拉开窗帘,看到蓝天白云,真是心里头充满了感动”;2016年,她说“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都很少笑的,我认为他‘压力山大’”。

  也就在这几年间,中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正在加紧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以分享作为普通个体的直观感受为切入点,傅莹形象且真诚地讲述了铁腕治污的中国故事,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有人评价:傅莹具“大家风范”。不如说,她展现出了开放自信的“大国风范”。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