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活动专题

数说“三农”发展

时间 2018-03-07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产业发展

  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生猪出栏稳定在7000万头左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西部第一,全国率先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

  建成全国最大优质红肉猕猴桃产区、最大冬春喜温蔬菜生产基地和泡菜加工基地。

  截至去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1300余亿元,占全国1/5。

  >>农村改革

  率先在全国提出新时期农村改革主攻方向,2017年底全省确权登记率92.9%,耕地流转率达36.7%,比2012年底整整提高16.3个百分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格局目前已基本形成。

  成立第一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所,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和实现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农村改革系统集成试验等,在全国创下“八个第一”“五个率先”。

  >>新村建设

  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2128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2%,“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等建设模式获全国推广,创新启动“四好村”创建,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3481个“四好村”。

  >>农民增收

  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7元,连续8年保持高于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从2012年的2.72:1缩小至2.51:1。

  (本报记者 李淼 整理)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