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活动报道 > 履职风采

全国人大代表徐玖平:建议构建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

时间 2022-03-05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号大小:]

  近年来,国内灾害事件突发频发,尤其是四川,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很高。应对灾害,除了不断提高应急预警与处置能力外,怎样提高民众的应急自救能力也至关重要。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建议,要推动开展公民应急素养教育,构建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




  徐玖平介绍,他的团队开展了一项样本达3327人的网络调查发现,只有20%的被访者“清楚地知道在人潮拥挤的地方灾难发生时该如何表现”;认为自己在紧急的情况下,能正确准确沟通的只有18.6%;有家庭防灾准备的只有11.5%;认为自己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训练在自然灾难中保护自己的比例仅为24%。现实情况与调查数据都反映出,我国公众的应急素养亟待提升。
  为此徐玖平建议,应加快应急素养教育立法,将全民应急素养教育纳入法律体系,将应急素养教育经费纳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而确保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机构应急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起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公共文化机构为媒介、多主体联动的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应急素养教育活动。
  徐玖平特别提到,学校和社区的应急素养教育不能搞整齐划一的模式,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注重教育内容比重的差异性、内容选取的区域性、教育时段的合理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统筹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学习文化氛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