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小康更通达——达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全市交通发展工作小记
时间:
2015-12-03
来源: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11月23日,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率领由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深入渠县、大竹县两地,就全市“三年交通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这再次展示了市人大常委会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支持、推动达州跨越发展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
围绕中心强化监督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历为四川东向出川要道,素有“秦川锁钥”之称。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强力推进大交通、大通道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省级关部门结合达州实际需求和实施可能,于2014年10月下达了《达州市2014—2017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以下简称《达推方案》)。该方案以“3+22”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达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到2017年底,力争建成高速公路174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646公里和农村3800公里,完成14个县级及以上汽车站站点改造建设,建成49座渡改人行桥。
全面加强达州境内的交通建设,对达州乃至全省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达推方案》出台后,市人大常委会着眼发展大局,将监督支持方案的顺利实施作为了2015年工作重点之一,并在年初即要求市政府及相关单位认真做好工作,全力“备考”,通过交通建设铺筑起达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通达路。
视察监督一分为二
为掌握真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选择了在《达推方案》实施中项目安排较多的两个县——渠县和大竹县进行视察,实地察看了渠江三桥、渠县生命救灾通道、渠县县城至土溪火车站快速通道、国道210线318线大竹段大修工程、国道318线大竹县城区过境段新建工程、达渝高速公路大竹县南互通连接线新建工程等施工现场。
面对各地在交通建设中取得的成绩,视察组给予了肯定支持。视察组指出,全市在实施《达推方案》中总体有序推进,各地工作开局良好,形成了交通先行的发展共识,特别是渠县除完成规定的目标任务外,还自加压力超额完成任务并继续向前推进,工程质量和工作进度都值得肯定;大竹县积极实施城区国道改道和达渝高速公路大竹南互通连接线新建等工程,拓展了各自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深远;面对投资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能迎难而上,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相关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工作方法与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后续工作面宽量大,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全市交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个别地方推进项目缓慢,差距大、投入少,发展不平衡;自筹资金比重高、压力大,土地约束也很明显,要素保障还不够有力”,面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也毫不含糊一一指出。
助推发展智力支持
对于达州今后的交通建设该怎么抓?视察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意见:“实施《达推方案》是省级有关单位对达州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达州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提升发展动能的良好契机,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抢抓机遇不放松,奋力拼搏求实效。”同时建议,市县两级政府要再鼓干劲,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达州道路交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发展交通也有利于投资拉动和发挥达州水泥、钢材等传统产业优势。要充分利用当下施工气候条件好、建设成本低等有利因素,再掀交通建设高潮。要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严把质量关,强化质量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充分利用国家利好政策,采取PPP、BOT、国家政策银行贷款等模式,适当负债借力发展。要提前谋划好“十三五”规划,争取把一些事关长远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纳入国省计划体系,为全市未来五年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篇:一次不同寻常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