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苍溪县嘉陵江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2018年底,广元市苍溪县全力推进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整合资金3.1亿元,在城区外新建亭子口、大洋沟水库两个新水源地,实现“双水源,互备用”的供水机制,惠及当地20万名居民。
几个月过去,新建设的饮用水水源地运行得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为新水源保驾护航?4月7日,记者前往苍溪县嘉陵江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探访。
新旧植被结合 提升周边水源涵养能力
4月7日9时30分,记者来到苍溪县浙水乡坪江村6组,沿着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防洪沟一路行进,发现此处的苗木明显比周边更苍翠一些。
不远处,苍溪县水务公司员工罗开春正拎着水桶给桂花树苗浇水。“这几天气温高了,一天要浇两次水才能保证树苗存活。”罗开春告诉记者,这些树苗和青草,都是当地去年为了涵养水源种植的,现在长势良好。
去年底,为了降低山洪、泥沙等对新建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苍溪县决定在新建的取水口和防洪沟周边实施绿色植被生态种植工程。
根据相关规划,取水口周边种植的是桂花树、黄桷树、杨树等3个品种。“相对于其他树苗来说,桂花树和黄桷树的根系发达,一旦存活,将对岸边的土壤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苍溪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素君解释,再加上树下种的草,会有效减少地表水的含沙量,降低饮用水质量受影响的可能。
苍溪县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当地已在水源地周边新栽种树苗近1万株。“这些树苗长大后,将与周边原来的树木一起,构成110亩的绿化带。”刘素君说。
人机巡查互补 24小时确保水源地安全
“你再往前走几步,看看5号摄像头下的防护网有没有损坏?”11时,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值班室内,苍溪县水务公司员工马健虹一边看着监控,一边拿着对讲机与正在巡查的同事杨川交流。
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值班室位于取水口岸边800米外的一处小山坡上。不大的值班室内,有9块24小时实时监控屏、4台便携式对讲机、一部值班应急电话以及一个应急断水开关。值班室内水源地示意图显示,苍溪县水务公司在亭子口水源地流域周围设置了15个监控摄像头监测点,并在周边安装了长达数十公里的防护网。
“按要求,除摄像头监控外,我们每隔2个小时就要对水源地周边防护情况进行一次人工巡查。”放下对讲机,马健虹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12人的值班队伍,分成4组轮流值班,“从今天9时到明天9时,都是我们和一名维修人员负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我们将用2到5分钟完成收集并上报。”
除了日常防护,苍溪县还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如果发现有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我们就要动用这个紧急开关。”指着红色的按钮,马健虹解释,按下这个按钮后,亭子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的电机将被断电。3分钟后,大洋沟水库的备用水源将开启,10分钟内,公司和县生态环境局的检测人员就将到现场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