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党史映初心 奋斗新征程 > 红色课堂

【百年风华 · 党史回眸】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时间 2021-04-28 来源 《鉴赏大党百年风云》
[ 字号大小:]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共产党人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的一生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光明磊落燃尽自己,点燃大片革命火种。

  有一次,萧楚女在农讲所讲课时,因工作繁重、生活紧张,突然吐血。学生们劝他回宿舍休息,萧楚女却坐在一张藤椅上,喝了一杯热水,稍事休息后说:“你们劝我休息,谢谢同学们的关怀,可是我不能休息,不上一小时课,就要浪费你们许多时间啊!”他稍停一会儿后继续说,“你们想一想,蜡烛不是燃烧了才能放光明吗?我们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我们都要有这种精神!”

  1920年,萧楚女参加恽代英在武汉创办的“利群书社”,开始走上有组织的斗争道路。1923年,在重庆担任《新蜀报)主笔,撰写了大良的政论、社论。他的笔锋犀利,战斗性强,矛头所向不是“指责土匪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就连反动派控制的报刊也赞叹其文章,“字夹风雷,声成金石。”1924年,萧楚女任中共中央驻四川特派员,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出版刊物《爝光》。1925年,他写成《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有力批驳。

  1926年1月后,萧楚女到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兼政治讲习班教授,以及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纵横驰骋在舆论阵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救国救民真理,是我们党一位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

  有一天,萧楚女到黄埔军校演讲,来听课的人特别多,校方临时决定将会场改在大操场。由于没有扩音设备,他几乎是边喊边讲。“再大点儿声!”后面的学生仍在大喊。萧楚女略停片刻,吸口气,运足劲,把声音提到最大限度。突然,“嘣”的一声,他只觉腰间陡然一松,裤带崩断了,赶忙按住裤子。

  台下的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却没有察觉到他的窘迫。萧楚女一手叉腰,一手挥臂,讲了整整 90分钟。事后,他对朋友说:“此为平生第一窘事。”

  1927年4月,萧楚女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捕。行刑官对他说:“萧教官,你不是常把自己比喻为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吗?你这根蜡烛快要熄灭了,在这生死一瞬间,你愿意改悔吗?”萧楚女高声道:“你们杀吧!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镇压不了的。”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此“女” 出自《楚辞》,是指神女,因屈原是楚国人,神女也可称楚女。萧楚女一生短暂,并非楚楚动人的美女,但活出了楚楚动人的人生。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