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展现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势下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时间 2019-10-29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解决省内高校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没有新思路?对影响分类管理改革的一些现实问题准备如何回应……近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审议意见办理推进会。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与省教育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就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
  围绕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开展沟通交流,提升审议意见办理质量,是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做好对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工作的具体举措。
  新形势下,人大工作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提质增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兵分多路,沉到基层,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质效为动力,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带着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出炉的一份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展示了省人大常委会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科学高效发展路径的不懈努力。

提高立法质量 健全发展改革决策衔接机制

  这部法规亮点在哪里?有何不足之处……10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召开立法案例研究评审工作会议,10名省立法专家库专家对省人大和市州人大提交的24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案例研究报告发表了评审意见并进行评分。这是省人大首次组织立法案例研究和评审。
  运用好立法案例研究结果,通过立法案例研究总结地方立法工作特点和经验,是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新方式。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发现我省地方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保障地方立法决策与省委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如,在立项论证环节,由于部分立法项目提出单位研究不深,对立法项目的客观必要性、可行性、针对性、成熟度论证不充分等,导致党委发展改革决策转化为地方立法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另一个明显问题是,我省各市(州)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后,有一些立法项目操作性不强,特色不鲜明,存在盲目借鉴外省市法规、宣示性内容多于实际可执行内容等现象。
  为此,调研组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决策与省委发展改革决策衔接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同时,建立全省地方立法工作统筹协调制度、立法评估制度,完善地方立法技术规范,更加突出对市(州)地方性法规适当性审查。
  调研组还发现,制约我省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多个突出问题中,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不健全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现行《四川省公民献血条例》制定于1996年,已滞后于实际需要,建议加快修订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提高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监督实效 围绕热点难点一抓到底
 
  探索制定联网监督系列地方标准,是省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以增强实效为重点的监督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四川省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数据信息提供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及省编办、财政厅、审计厅、省国资委等14个单位汇报相关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并对编制联网监督数据信息提供标准提出了建议。
  调研发现,各级人大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推进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但在完善监督方法、推动解决问题、增强监督实效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拿生态环保执法检查来说,检查前,缺少前期实地调研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环节;检查中,存在对群众和企业的行为是否守法检查多,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检查多,对是否按照法律法规条款落实制度检查少等问题。另外,创新运用专题询问、依法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较少,也一定程度削弱了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增强监督合力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调研组提出,要对照全国人大工作质效标准,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足功夫。坚持依法监督,注重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检查法律法规确定的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检查中注重发现问题、研究原因,检查报告重点指出问题,整改落实重在解决问题;注重监督实效,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探索运用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估、随机抽查等形式,完善执法检查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监督,一抓到底。
 
激发履职活力 推动代表工作严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人大代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代表履职热情不高、劲头不足,一些代表在提高履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差距,联系群众的主动意识不强,方法不多。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但抓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导致制度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另外,代表建议办理缺乏跟踪问效,一些合理建议落实不到位,部分建议办理存在“被满意”现象。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调研报告提出,全面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使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搭建听取代表意见、了解基层情况的“直通车”;推进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多样化、履职便捷化、运行常态化,联系群众“零距离”;通过推进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直选代表向选民述职“面对面”、建立代表履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把对代表的履职管理监督落实到位。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如今正在全省多地试点,下一步如何推进?调研报告提出,要综合考虑我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按照依法行权、有序推广、可持续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不搞大呼隆、一刀切。“将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法定程序,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中,让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参与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调研报告还提出,探索建立人大代表专业小组,依托省人大专门委员会,根据代表的专业特长和本人意愿,分别组建代表专业小组,有侧重地分专题开展代表活动,增强履职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为让人大代表“好声音”收到“好回音”,调研报告建议,修订完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探索建立代表建议办理跟踪督办机制,督促承办部门在提高建议办理“落实率”上下功夫,同时,探索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专题询问、质询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建议办理的监督力度,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推动代表工作严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强化自身建设 以“四讲四有”展现人大新作为
 
  10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四讲四有”大讲堂正式开班。作为首期授课老师,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吴涛作了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专题讲座。“与人大工作贴合度高,很有启发。”机关干部们纷纷表示。
  每月举办一期大讲堂,是省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的举措之一。
  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设“四讲四有”人大的工作新路径,并在省人大机关率先实施,随后向基层人大拓展延伸。
  调研发现,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很多特色亮点,也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调研报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如何推进履职行权法治化?加大宪法宣传贯彻力度,突出人大常委会会议这个履职行权的重要载体,规范议程草案提出、会议材料准备和议题调研等环节,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合法行权……
  怎样提高审议质量?适当增加常委会审议时间,合理安排审议议程,落实常委会会议举行七日前将法规草案送达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等制度;适当增加联组审议法规案的方式;落实单项表决制度,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提请常委会会议单独表决……
  如何推进队伍能力专业化?加强学习培训,常态化组织宪法法律学习培训,加强干部力量配备,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干部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持续改进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严肃会风会纪,严格履职要求,树立“一线意识”,保持“一线状态”,发挥“一线作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践行、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以建设“四讲四有”人大为抓手,推进理论学习系统化、议事决定科学化、履职行权法治化、工作运行规范化、队伍能力专业化,努力提高人大工作和建设水平,正成为新时代人大人的奋斗准则。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