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外事侨务委员会>经验交流

德阳市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对策研究

时间 2021-12-31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形势下我国首倡的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国际战略、积极推进的国家战略、升级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其实施背景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协议)取代世贸协定(WTO)、通过构建岛链封锁中国,阻碍我国发展进程;国内改革开放实施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此,我国提出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设想,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目的是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扭转被动的地缘政治局面,摆脱不平等国际贸易格局,赢得国际更大合作,提升我国东向开放水平,加快西向开放步伐,使内陆沿边地区由开放边缘变开放前沿,构筑我国对外开放“一体两翼”新格局。在这一大背景中,德阳如何发挥优势、迅速融入“一带一路”、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助推全域加快发展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重大课题。本报告在研究宏观战略基础上,结合德阳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提出分析建议,旨在为德阳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思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念及规划实施重点
  “一带一路”战略源于习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倡导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亚洲陆路联系欧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海路联通亚洲、非洲、欧洲,最终陆路、海路汇集联通,形成封闭环路。“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被誉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区域。目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出台在即,依据我们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揣测规划大致应包括以下重点:
  (一)规划发展重点线路
  具体包括四条线路:
  1.中蒙俄经济带(北线1):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交通和能源通道,并向东接韩国和日本,向西过俄罗斯连接欧洲。
  2.新亚欧陆桥经济带(北线2):通过原亚欧大陆桥,向西过新疆接哈萨克,连接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3.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中线):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4.海上战略堡垒(南线):通过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二)规划实施重点方向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产能合作为主抓手,以金融合作为主支撑,巩固和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能源、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合作,实现国家间互补发展、共赢发展、共同发展。
  一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组建亚洲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为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加强金融协作,推动双向投资;积极探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陆路基础设施基本框架,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优先实施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更新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
  三是加强工业合作和发展。探索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区域开发和合作,共建高科技产业合作园。瞄准国际市场,调整升级国内工业,大力支持高铁、核电等优势行业走出国门;积极开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等技术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支持发展各地所需和有市场前景的相关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政策,提供信息、通关、质检等服务;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积极推动贸易合作;鼓励发展物流业,支持建设物流合作基地,开通国际运输班列。
  五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增进互信、了解和合作。特别加强文化、媒体等领域合作,开展民间友好交流,积极推动发展旅游业。
  六是加强国家安全合作。建立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保证陆路资源运输安全,加强海上战略通道保障能力建设。
  依据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国际发展阶段特征,契合国内发展实际需求,实施具有现实性和长期性,也具有挑战性和历史性,是我们开展经济工作的时代指南。作为地级行政区域,应该时刻把握这一时代脉搏、紧紧抓住又一难得机遇,借助祖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大势推升全市经济和社会再上新台阶。
  二、德阳的有利条件和挑战
  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德阳有良好基础,也有不利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一)有利条件
  1.优越的空间区位。四川盆地自古就“天府之国”的美誉,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蜚声海外,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德阳,更容易引起海外人士关注。此外,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发展引人注目,随着“中国西部交通枢纽”建设的完成和全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布局的实施,成都更将成为联系“一带一路”、面向世界发展的桥头堡,而德阳主城区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仅40公里左右,利于借助大成都平台走向世界。得天独厚的区位赋予了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地缘优势。
  2.深厚的历史文化。德阳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域内有众多备受关注的历史文化遗迹,三星堆遗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德阳文庙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德孝文化源远流长,白马关、庞统祠、诸葛双忠祠等三国遗踪遍布境内,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名扬海内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
  3.较强的综合实力。全市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实力尤为突出,整体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核电、风电等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中国50%以上核电、40%水电、25%以上火电、10%以上风电、30%大型铸锻件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中国第一,拥有名酒剑南春等一批优质品牌、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是中国重要磷化工和化肥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15.6亿元,居全省第3位;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达、城乡居民收入等其他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较高的发展水平为我市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条件。
  4.较好的基础环境。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灾后重建,德阳已具备比较完整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体系。交通网络完善,正在营运的有成绵高速及复线、成德南高速、国道108线、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等,即将投入使用的有旌江快速干线、天星干线、中金快速通道、成都二绕,拟建的有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兰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这为德阳联系“一带一路”提供了通路。能源设施齐备,境内有720管线等油气输送大动脉、50万伏变电站等重大电力网络,能源设施完全能够满足发展需要。通讯网络全面实现无缝覆盖。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形成了“1+5+x”城镇体系,承载能力强大,具备进一步城镇基础;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9%和100%,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工业发展基础设施优良,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6个,正在探索建设的园区2个(成德中江工业园、德阿工业园)。此外,德阳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人居,全市共有国家级和省级生态镇38个,省市级生态村517个,县市级生态家园1618个;随着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城市等重大项目实施,德阳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高。过硬的基础环境奠定了德阳利用外资的基石。
  5.天生的开拓精神。德阳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从1980年摘人民公社的牌子,到四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再到积极倡导设立成德绵协同创新区,德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谋求发展的脚步。面对新一轮开放发展,德阳会继续发扬“厚德务实,敢为人先”的德阳精神,积极把握历史机遇。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出口受到挑战。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正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增速低、变革大、挑战多特征,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都在积极调整发展策略,促使全球需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这对我市的装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影响明显。
  2.发展急需转型。进入“新常态”,我市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整体发展速度换挡、经济效益欠佳、结构性矛盾凸显。尤其是在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大,对传统优势企业依赖明显,技术创新能力不够,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持续累积的投资基数使近年来投资处于持续高位运行,继续依靠投资拉动发展的难度在逐步增大;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中心城镇地位和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3.要素制约依然存在。随着环境和资源压力增大,全球环境约束逐步增强,国家加强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省也加大了对土地指标和环境容量指标的控制力度。作为以工业为主导的我市,正处于“两化”加速阶段,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要素需求与环境制约矛盾对我市经济增长提出了挑战。
  三、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对策考虑
  结合“一带一路”规划方向和重点,以及我市实际情况,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定位为四川多点多级突破发展排头兵,对外开放发展的先导区,与欧亚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一)实施路径
  以提高市域总体发展水平为核心,夯基础、强实力,不断增强市域竞争力、吸引力;以发展经贸为主要方向,搭平台、开门路,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根本手段,立规矩、建机制,强力保障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立足实际原则。始终把握市域发展总体特点和特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总体方向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变化,确立和调整市域发展工作重心。
  2.坚持阶段实施原则。深刻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长期性、复杂性,结合国家和省总体安排部署,对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全过程进行全程预判,分期分步实施,具体明确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和工作重点。
  3.坚持优势利导原则。把发挥市域优势作为工作思考和工作开展的重要出发点,用优势抢占先机,用效益检验效率,力求扬长避短、用长克短,力图效率最优、效益最大。
  4.坚持顺势而为原则。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总体方向和阶段重点,把顺时、顺势作为工作方法,把控工作节奏,借力、借势快速推进融入发展。
  (三)实施重点
  围绕国家和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切实抓好以下八项工作重点:
  1.加强全域布局,统筹总体规划。迎接全国即将步入的新一轮开放发展大潮,重新全面审视德阳全局,坚持用“十三五”等中长期规划落实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谋划。在规划中,一是合理进行功能分区。重点结合高山、平原、丘陵等地形地貌,科学划分开发和保护范围,并且严格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开发建设。二是突出结构功能。围绕“三环五廊”空间结构和“1+5+x”城镇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域结构,特别凸显城镇核心引领作用,加快“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大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支持区域性中心城镇发展,努力构建大中小协调、配置合理的城镇空间发展体系。三是突出实施重点。结合功能分区和结构划分,在空间上,突出实施产城互动,推动新型城镇化,探索城乡统筹,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在动力上,突出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作;在措施上,突出改革主题,构建更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最终,使规划成为统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指导市域加快发展的总蓝图。
  2.强化环境建设,支撑市域发展。适应对外开放发展、对内加快发展新形势,继续强化市域发展环境建设。一是积极改善市域发展硬环境。以交通、水利、生态建设为重点,改善市域基础环境,重点实施什(邡)—德(阳)—中(江)快速通道、天星干线和旌江干线北延、108国道罗江段等重大交通工程,加快建设旌阳区华强沟、罗江三渔、中江石泉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保护工程,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和凯江等流域生态绿化工程;结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城市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结合“两化”工作,强化道路、桥梁、供电、供气、给排水、绿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二是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积极探索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有利于社会和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积极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三是积极维护发展社会环境。以和谐德阳建设为总揽,积极构建友善、诚信、文明、守法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社会环境。
  3.调整工业结构,夯实竞争优势。把发挥德阳工业优势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力推工业经济总量和技术水平再上台阶。一是开展传统优势行业整合。围绕机械、食品、化工、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拉伸产业链,增强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二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进一步壮大德阳工业实力。三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重型燃气轮机、石墨烯、电动汽车、大功率铝空电池、磷酸铁锂材料等关键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产业联盟等创新载体建设,继续完善融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四是加强工业载体建设。突出加强7个开发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推动优势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4.深入推进改革,增强开放活力。结合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改革事项,着力构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重点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机制,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特别建立负面清单制度,遵循“非禁即入”原则,放开重大产业新建、农村规模经营、城乡区域开发、投融资等领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选择运用PPP、股权投资等方式,放开外资进入渠道,鼓励和引导外资有序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方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5.推进区域协作,提升竞争实力。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增强协作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综合实力。一是抓同城化发展。在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经验基础上,深入推动成德绵同城发展,进一步拓展同城化发展深度和广度;把创新驱动作为同城化发展的重大内容,围绕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创新、政策措施创新四大主题,积极推动成德绵协同创新;结合“一带一路”商贸发展,探索共建成德绵自贸区。二是扩大区域合作。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加强产业共建合作,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扩大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拓展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加强与丝绸之路联系。三是抓招商引资。把“引力、引智、引资”作为区域协作重要内容,特别推出产业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开发、环境保护等带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大型、特大型重点项目,吸引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资本来我市发展。
  6.建设联系通道,畅通融入路径。把畅通通道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必备条件,加快构筑对接“一带一路”的“水、陆、空”三路通道。一是考虑德阳重装出口需要,积极改造德阳至乐山大件运输通道,联系长江,构筑出海通道。二是结合正在建设的绵茂公路(绵竹段)、成(都)兰(州)铁路、成都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等重点线路,构筑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通道;积极研究实施德阳对接成都的轨道交通,进一步联络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加快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阳段)建设步伐,对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积极推动旌江干线北延,联络绵阳机场;依托广汉民航优势,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
  7.发展双向贸易,活跃交往氛围。把发展双向贸易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贸易带动商气、活跃人气,增进德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着力改善贸易环境,建立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推出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德阳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快建设德阳综合保税区,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仓储超市和物流配送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鼓励本土企业开展境外经贸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积极优化贸易结构,充分发挥德阳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优势,鼓励支持能源装备、石油钻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重大装备技术出口,推动我市优质食品饮料出口;符合我市需要,积极吸纳引进先进技术,进口短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外包工程。
  8.开展文化旅游,增进了解互信。充分利用中欧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人文交流,扩大我市影响力;发展演艺、文物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古蜀文化、德孝文化、三国文化和地震遗址等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跨国旅游合作,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使旅游成为文化交流重要途径。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