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青城山幽子规啼

时间 2020-07-01 来源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四川多山,多高山、大山、奇山。在成都生活20多载春秋,游过不少名山大川,惊叹于其秀其宏其险其峻。以幽为最,游得最多的是青城山,感觉最好的也是青城山。每一次去青城,如回老家、访邻家、晤故人,熟悉而亲切,情深而意切。有时随来随走,有时小住一两日,兴至而来,兴尽而去,心中充盈的是山的幽静、鸟的灵动。正如张爱萍将军在青城山门影壁所题之句“青城山幽子规啼”,可谓深得其精、尽得其华。

  回过头来想,初次知青城之名,源自武侠小说中的青城派,年轻的心对青城充满美好的憧憬。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上青城山,但去的是青城后山。20年前学余,与友人同游都江堰,顺便上了青城后山。那时的青城后山,尚未完全开发,知名度不是很高,记忆中游人也不多,如今已天下闻名、游人如鲫。当时,在登山的过程中,路遇驮货上山的马队,群马奋蹄爬山的景象历历在目、叹为观止。后来,游新疆禾木也曾路遇群马登山的胜景,两相映照,动人心魄。印象最深的,还是满山的茂盛植被,树木苍翠欲滴,山鸟鸣于其间。有一种鸟鸣出“布谷、布谷”之声,发于树颠,如在云端,悲切而清越。以前在老家春末夏初农忙之时,也经常听到此种鸟鸣,那是布谷鸟。友人却说,这是子规,是神鸟呢!相传,古蜀望帝杜宇死后念百姓而化为子规,子规嘀血杜鹃花开,所以子规又叫杜鹃鸟。子规的传说里,到底是杜宇不忘百姓,还是百姓怀念杜宇,应该两者都有。正如,好官谁不爱百姓,百姓谁不爱好官,传说启人予遐思。古人又有诗云,远客初闻已断肠。远离故乡,断肠不至于,但子规啼唤起乡愁,环顾青山、无语太息,催发独在异乡为异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淡淡惆怅心绪,至今犹记。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上青城山,是在去青城后山之后的第三年,已在乡里工作。老家来人,利用周末,陪乡亲去仰慕已久的青城山,既尽地主之谊,又了青城情结。那次,感受最深的就是青城山幽子规啼。幽者,谷深、山高、林密也。鸟鸣山更幽,子规声中青城更添静谧幽深之美。人的心境恬淡,没有惆怅,只有开心,因此从山下奋力攀登直到老霄顶。履迹百八十景,辗转三十六峰,问道上清诸宫,青城之胜果然名不虚传。后来调回成都,去青城山的次数更多了,每年都要去一两次,休闲散心入翠微,信步达观乐林泉,只为心灵的慰安和宁静。

  流年似水,情怀依旧。今年端午,闲来无事,又去了青城山。人过不惑、渐知天命,特别珍惜“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心境,特别喜欢“云作玉峰时北起;山如翠浪尽东倾”的胜境,特别流连“一楼和气看山笑;半榻禅心印月圆”的妙境。年轻时少不更事,览胜须登顶,人到中年看山是山,人到山脚胸中自有丘壑、已领略最美的风景。山高人为峰,人在哪里,峰就在哪里。像此次游青城,树花已谢,草花盛开,穿行莽莽苍苍、花花草草间,深谷凝眸,高山仰止,游的是心态境界,求的是心平心和。山麓散步,路边长廊,一副对联很有意思:安步当车问长生,曲径有路通仙境。长生、仙境那是神话,但安步当车多走路、曲径通幽勤养生,何乐而不为呢?青城山下,走走路,养养生,充充电,观林壑尤美、赏蔚然深秀,无攀登之累却饱探幽意、旷怀胸襟。诗云,漫步吟幽径,悠然见青城。偶听子规啼,心志登青云。此次青城之行,听山中子规啼鸣,念高山杜鹃犹香,足矣。是夜,宿青城山庄,倚窗看山岚起处、暮色四合,静思子规悠悠。夜深,微雨不期而至,无边漫青山,至美。不由感叹: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至理名言啊!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