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脱贫致富引路人 乡村振兴排头兵——记蓬溪县人大代表庞颖

时间 2018-05-18 来源 蓬溪县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他,不顾亲人的反对,放弃了留在深圳发展的机会,选择回乡创业;他,通过反复思考和论证,最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中看到了发展的机会;他是一位新时代农民,不甘于一人致富,携手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他,就是蓬溪县人大代表、蓬溪绿科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庞颖。

敢于挑战  勇做返乡创业先行者

  年轻人的事业不仅仅在城市,农村同样给勇敢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2009年6月,庞颖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生活,带领多名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在蓬溪县明月镇桂花桥村流转农户撂荒土地约1200亩,创立了蓬溪绿科农牧有限公司,当起了一名地道的农民。
  公司成立后,他坚持‘绿色农牧,科技打造’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公司引进了“母猪智能化饲喂设备”、“自动化投料设备”、“全天候监控设备”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实现全场自动化、标准化管理(含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种猪模块管理、协同办公管理等)。公司先后获得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目前,公司建立了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淡水养殖、有机果蔬种植,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现有职工80余人,其中吸纳大学生共同创业20余人,为下岗职工、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50余个岗位,年出栏商品猪达40000余头,现有圈存种猪1600头,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民走上养殖致富道路,种养殖园区辐射周边近万亩区域,为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乡村振兴  甘当脱贫致富引路人

  “经过近九年时间的摸索发展,公司现形成了完整的绿色产业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让我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农村,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庞颖说,回乡创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广大的贫困户走出困境、走向富裕。
  记者见到了在公司就业的贫困群众张化明,他是一名聋哑人,由于身体残疾又没有任何技术,家庭非常贫困,庞颖得知他的情况后,公司主动聘用他进公司务工,每月收入平均在2600元以上,忙碌的时候他的妻子也会到公司做零工,轻轻松松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孩子。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只能帮助少数人致富,为了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在庞颖积极推动下,公司联合农户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坚持“基地(种猪场+示范合作社等创业孵化园)+农户分散寄养”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公司规模养殖+农户分散寄养的产业园区。公司对养殖户实行统一提供猪苗、技术、防疫和饲料,对农户生产出的商品猪按市价行情进行保底收购,农户零风险加入合作,保证养殖户每头每户100元收入的基础上利润五五分成,实现“农民变股民”,调动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
  2016年,在全省“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中,庞颖冲锋在前,主动和吉星镇桂枝村、盐井沟村贫困户发展对接寄养,送去仔猪200头,并派去技术员现场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在金龙乡石垭村流转撂荒土地发展种养殖,通过保底分红和利润分红相结合,让贫困户当年实现增收。2017年公司为金龙乡石村垭村、瓦窑沟村款数万元解决村委会在扶贫行动中资金暂时短缺的困难,春节期间为全村85户贫困户发放棉被、食用油等物品,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履职尽责  当好社情民意联络员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就应当积极为民代言,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时刻关注社会民生、农村发展、创新创业,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了解民情民意、建言献策。
  庞颖的公司基地在明月镇,同时与吉星镇、金龙乡的多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他经常行走于乡村之间,工作之余总会挤出时间了解群众期盼,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近年,他提出了赤城湖饮用水口迁移、取缔肥水养鱼确保农村用水安全、加强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加大回乡创业人员扶持力度等二十余条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他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多条建议得到采纳,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他以实际行动当好了群众的代言人。
  “我的志向和理想在广阔的农村,我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把激情和汗水奉献给深爱的农村、深爱的百姓。”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庞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