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呵护留守儿童 感恩“代表妈妈”——记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新苗学校校长李修会

时间 2018-05-30 来源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 字号大小:]

  “幺儿们,起床了,吃早餐上学了!”每天早上6:20左右,四川省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新苗学校校长李修会都会在学生寝室转上一圈,喊孩子们起床吃饭上学,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呵护着千余名大大小小的孩子。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学校上演,数十年如一日,李修会整整坚守了32年,竖起了人大代表的一面旗帜。

  如今,这所在大山里的私立学校已享誉国内,拥有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特色教育实验校、中国德育校本基地校、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桂冠,李修会也先后获得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禁毒优秀教师、全省禁毒优秀教师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一种怜惜 高山上的留守儿童有了“家”

 

  “为了山里的孩子们,累并快乐着。”回忆起自己32年来艰辛的办学历程,看着孩子从8名增加到了现在近1700名,李修会的眼里总是闪着激动的泪花。

  摩尼镇地处川南高寒山区,距叙永县城60公里外,海拔1200米,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之地。早在30多年前,这里的很多家长就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留下了无数的留守娃娃,他们性格孤僻,普遍存在“生活失助、游乐失友、安全失保”的现象。

  “这些山里的娃娃无人看管,实在太需要学前教育了! 如果有所能供这些孩子们读书的学校,那该多好。”看着这些无人看管的孩子,高中刚毕业不久的李修会心里隐隐作痛,萌发了在家乡开办幼儿园的想法。邻居们也纷纷登门拜访:“您能唱会跳,性格又大方,就办所幼儿园吧,孩子们需要您,我们也需要您,只要孩子们能学到知识,就算在茅草棚里也可以。”

  1986年,她毅然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泥土墙屋子,创办了当时该县首家私立幼儿园——新苗幼儿园。随后,8个孩子报名进入幼儿园,成为了新苗学校的第一批新生,从此,孩子们有了一个温馨的“新家”。

 

一种信任 孩子从8个到1700个

 

  “读过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新苗幼儿园第二年便来了42个孩子,并不断发展扩大。

  2002年到2009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李修会贷款几百万元修建了两幢教学楼及学生食堂、公寓、活动场地、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创办了寄宿制学校,并修建了通向学校的水泥路和正规的塑胶球场。

 

 

李修会代表和学生们

 

 

  “要不是家长和乡亲们的鼎力支持,学校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就是我的恩人,我要用最好的教育来感恩。”谈起学校的发展,李修会感受很深。办学以来,她和家人一直省吃俭用。学校不断扩展,资金成了最大的困难。记得多年前修建小学教学楼的时候,眼看着工期因资金欠缺无法推进,数十名乡亲不约而同来工地砌砖、抬板,就像修建自己的房屋一样来帮助她,并且不要一分工钱,直至全部修建完毕。

  “家长和乡亲们对新苗学校期望很高,我作为学校校长和人大代表,无论如何也得让他们放心!”李修会介绍,新苗学校目前的留守儿童占了91.7%,学校从来不拒绝任何一名愿意来读书的孩子,哪怕是残疾或者是智障的特殊儿童。该校坚持服务留守儿童的宗旨,将学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提出从“一个不能少”到“一个不能差”的办学要求,在广泛接纳各类孩子的同时,坚持“平视教育”,对“后进生”不嫌弃、不抛弃,更不放弃,用爱心感化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道理引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教给他们自信的“金钥匙”,转化每一名“有问题”的孩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人成才的目标。

  2013年,李修会再次筹措资金,创办了中学。

  截至目前,李修会一共投入3000多万元,将学校扩展到了占地10余亩的规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吸引湖南、重庆、贵州等全国各地近1700名孩子慕名而来就读。

  “想不到在这样一所偏僻的山区小学,学生竟能说出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2004年11月,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伊利克先生到新苗学校参观,和学生用英语对话时惊讶不已。多年前,日本友人山上正先生、香港关心下一代慈善基金协会会长严道容、美国救灾避难协会友人来新苗学校考察后,也对学校称赞有加。

 

一种责任 爱心办学获赞“代表妈妈”

 

  “原来的‘调皮大王’,现在变成了遵守校纪的好学生;原来同学都讨厌的学生,现在大家都夸他有进步有出息;原来习惯不好的学生,如今变身成了班干部……”谈起孩子们的进步,李修会显得格外自豪。2009年冬天,四年级学生李涛感冒发烧,李修会带他去医院输液到夜里10点过回校,回来不久,李涛病情反复,她又冒着严寒,带着孩子再次进了医院。那晚,她一直守到天亮,直到孩子体温正常后才赶回学校。2011年4月,六年级的罗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孩子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李修会带他到街上买了3套新衣服,穿上新衣服,孩子扑倒在“妈妈”的怀里,激动地哭个不停;冬天来了,孩子们生了冻疮,李修会就一个一个地天天按摩,直到好了为止……孩子们在作文里亲切地称呼李修会为“李妈妈”,《我爱“李妈妈”》《我在“李妈妈”家过中秋》、《“妈妈”给我买的新裙子》……她是孩子们眼中最贴心、最敬爱的人。

  李修会艰辛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孩子的爱戴,更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自十年前当选为镇人大代表以来,李修会先后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她时常在家长面前、在乡亲群众面前,主动亮出自己的代表身份。“在我看来,人大代表的身份不是代表荣耀,而是代表着群众的信任,代表着自己更多更重的责任。”大家都知道,新苗学校的李校长是人大代表,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可以找她,有留守儿童的事情可以找她,有脱贫致富方面的困难可以找她,找她帮忙都会特别管用、特别“灵”。

  2005年,她生病了做了手术,街上卖肉的居民陈正玉,硬是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给她凑了数十根猪腿骨,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给她熬了一罐子骨油,含着热泪送去:“李老师,您做了手术,孩子们都需要您,大家伙儿都需要您,我就给您熬了一罐骨油,这油营养好,您好好补补身子”。

  “我们现在对11名特殊儿童全部免费,直至到初中。”据李修会介绍,针对某些非常贫困和特殊家庭的儿童,新苗学校实行全免费。此外,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学费实行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减免。截至目前,该校已对数百名学生实施了减免学费爱心帮扶。

  “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今年初的省人代会上,李修会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发声呼吁。“生命不息,责任不止,过去的荣誉不值再提,今后我将牢记代表身份,立足新苗学校,继续关爱留守儿童,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这条路,李修会将继续风雨兼程走下去。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