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王米友:用心用情带领村民共促乡村振兴

时间 2023-07-31 来源 万源市人大
[ 字号大小:]

图为达州市人大代表王米友(右1)在硒李种植基地。

  在大巴山腹地万源市魏家镇,达州市、万源市人大代表、四川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米友,始终坚持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扎根万源市魏家镇17年,发展硒李和石榴果树种植,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带动当地2000余户村民增收,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增添又一生动实践。



  坚持头雁引领,发展硒李产业。山海不为远,情深跨千里。来自浙江沿海的王米友,一次偶然机会来到大巴山深处的魏家镇,多方考察后,决定立足当地阳光充足,土壤富硒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干一场发展硒李产业。面对亲友的质疑和不理解,王米友在这里一干就是17年,万源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魏家镇的父老乡亲也成了他放心不下的牵挂。2021年,他当选为达州市人大代表,为了种好硒李,更为了把“代表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这句话落到实处,王米友背着魏家镇的土样、水样,到成都、重庆、杭州等地的农科院所,找专家分析大巴山的土壤成分和养分等信息,为硒李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又高薪从茂县聘请技术人员,为园区种作技术指导。这些年来,王米友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种植青脆李4400余亩,建成魏家镇硒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李子产量可达200余万斤,企业收益过千万元。



  聚焦长久致富,培育产业链条。近年来,王米友着力延伸硒李上下游产业链,新建2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和500平方米硒李品种培育基地,建成并投产300吨(年产量)果酒加工厂1座,创立“魏”你好李子酒品牌,预计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硒李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改造提升农业农村传统发展动能,今年举办了“巴山硒李”文化节、“巴山硒李”采摘节等系列活动,活动当天吸引了来自浙江、安徽、巴中、达州等地超过1000人的游人和客商,销售硒李5.7万斤以上,有力推动巴山硒李“出村进城”,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不忘代表初心,促进共同富裕。“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在自己企业增收的同时,王米友没有忘记带领魏家镇村民共同致富的初心。“你们参与种,我提供树苗,只要按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来,前期管护费用我们出,有收入后再抵扣。”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的要求,王米友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建立健全“龙头+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土地入股固定分红+二次分红”利益分享机制,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果树育苗、栽种、施肥、除草、梳果、采摘等,吸纳5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1万余亩,帮助1975户农户(含386户脱贫户)户均增收0.8万元,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同时建立“托管模式利益分配机制,接受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托管资金70万元,促使集体经济年收益4.2万元。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是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我将用心用情带领当地群众做好“巴山硒李”文章,推动共同富裕,”王米友说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人大代表王米友积极当好“领头雁”,带头发展巴山硒李及其延伸产业,同人民群众一起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