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宁南县917名全国、省、州、县、镇五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树新风—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切实当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引领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全面助力移风易俗树新风。一年来,宁南县共计报备婚事610场、丧事684场,均严格执行婚嫁彩礼和礼金、宴请桌数上限标准,纠正高额彩礼问题14件,解除娃娃亲6件,劝阻违规操办57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了宁南大地。
带头践行垂范,当好“引领员”。宁南县人大常委会向全县五级人大代表发出“移风易俗树新风—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的号召,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县五级人大代表全覆盖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917份,亮明代表身份,作出公开承诺,带头抵制高价彩礼、节俭办理红白喜事、革除陈规陋习,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我是人大代表,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去年我生小孩,就没有再办满月酒。”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晏鲁作说到。代表们不止这么说,还是这样做的,《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宁南县五级人大代表没有一人违反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规定。代表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身边群众转变传统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提升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感召力。“人大代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后我们办红白喜事能省不少人情,又不失面子,是个好事情。”宁南县宁远镇村民陈文云说到。
带头宣讲政策,当好“宣传员”。宁南县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经常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条例》实施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特别是宣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营造文明新风。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宁南县跑马镇坝头村党总支书记贾司色吉,带领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将红白喜事聚餐(宴席)规模和标准、宰杀牲畜数量和种类、彩礼(不超过10万元)和礼金等上限纳入其中;并一家一家入户宣传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和文明现代的殡葬礼仪,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坝头村逐步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上桌用餐,不再分坨坨肉,不大操大办的文明节俭的良好风气。
带头遵法用法,当好“调解员”。《条例》颁布前,高价彩礼、娃娃亲等陈规陋习普遍存在,因此引发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不断发生。宁南县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助推移风易俗取得实效。县人大代表、“县德古调解协会”顾问杨正德,不定期带领协会的德古们(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的智者)不定期深入基层,摸排各类婚恋家庭纠纷,准确掌握纠纷数量和情况,分类制定化解措施,主动“家访”调解矛盾纠纷。一年来,成功调解因高价彩礼返还、娃娃亲悔婚等引发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28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带头依法履职,当好“监督员”。宁南县五级人大代表围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居环境、陈规陋习治理等内容,参与代表小组活动20余次,广泛走访选民,收集民情民意,反映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代表们积极参与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乡村自治组织,对群众履行村规民约情况进行监督评议,落实“红黑榜”和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新风超市”兑出文明新风。2022年8月,宁南县华弹镇村民孙某因儿子考上大学,要办升学宴,州、镇人大代表、宁南县华弹镇党委书记张格忠了解情况后,到孙某家中向其详细讲解移风易俗政策,孙某主动放弃办升学宴。
宁南县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主动作为,认真履职,为谱写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宁南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