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冬日的犍为县芭沟镇黄家山村,漫山遍野的樱桃树包裹在蒙蒙雾气中。这个时节虽然不是樱桃的采摘期,但县人大代表、四川乐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晓玲的水晶樱桃园里依然有一些工人正在进行日常除草、整理树枝等养护工作。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感谢王代表给我们提供就业机会,我们平时就是在这儿打理杂草、帮忙管护。工资待遇还可以,一天可以挣150块钱,干起也很安逸。即解决了我们的收入,还可以照看到屋头,免得这儿跑哪儿跑的。”黄家山村三组的村民邓昭荣正在樱桃园里进行杂草清除,动作娴熟、干净利落,不一会儿便处理完一棵果树。
9年前,四川乐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王晓玲作为负责人,根据黄家山村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同黄家山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相继流转5500余亩土地,种植水晶樱桃、茶叶,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水晶樱桃园和龙骨山茶园产业逐渐完善,许多的就业岗位也随之而来,原本准备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停下了外出的脚步。“我们的基地常年用工150余人左右,其中脱贫户40户,在水晶樱桃盛产期和茶叶采摘期大概用工在2000至3000余人次,务工村民年人均增收可以达到两万余元。”对吸纳周边村民用工情况,王晓玲介绍道。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春夏两季,基地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樱花节和采摘节,届时千亩水晶樱桃花竞相绽放,绚丽斑斓,犹如花的海洋;樱桃成熟,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游客徜徉花海、果林,拍照赏景、采摘品尝,别有一番风味,前来观光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游客的增加,对吃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周边村民有的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实现了经济增收。“在樱花节和采摘节期间,生意要比平时忙一点。”耕读农家乐的老板娘詹红琼笑着说,“平时节假日、周末啊,或者来耍过的客人觉得我们的豆花饭、跑山鸡味道还可以的,还是有人打电话预约来耍的。感谢王代表的基地给我提供了挣钱的机会。”

投身公益彰显爱心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企业家,投身公益、乐行善事是王晓玲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王晓玲发起、组织和参与的社会救灾、扶贫济困等各类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数不胜数。2020年犍为县发生百年一遇的“8·18”特大洪涝灾害,王晓玲组织捐款、赠送米面油等物资共计6万余元,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名15岁女孩不幸患上红斑狼疮,王晓玲送上爱心款1万元;为菜子坝村小学生捐赠牛奶、体育用品和1万元现金;为金石井镇10个村500余户出现饮水困难的村民捐赠价值16万元的桶装矿泉水2万桶;义卖龙骨山茶为乐山民建滴水工程筹款26万元……。
2022年3月30日,犍为县突发新冠疫情,王晓玲第一时间捐款5万元和5顶帐篷支持防疫工作。在疫情影响下,许多妇女滞留在家无工作、无收入。王晓玲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芭沟镇党委政府,积极联动产业村、茶园企业、志愿者,向村民收集用工要求、岗位需求、工资薪酬等信息,将400余名勤劳能干的妇女推荐到芭沟镇、石溪镇等附近10余个村、产业园就业,解决了因疫情导致妇女就业难的问题。
在王晓玲的精心经营下,如今的水晶樱桃和龙骨山茶名气日盛,成为芭沟镇的支柱产业。公司和芭沟镇泉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村企联盟、邻村抱团”模式,共同投资500余万元,于2022年建成投产水晶樱桃粗加工、龙骨山茶精选包装冷藏工厂。周边村子纷纷借鉴黄家山村水晶樱桃种植经验,对樱桃树苗栽种、施肥等进行学习,为后续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实现水晶樱桃链条延长和规模扩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能够当选为人大代表,我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王晓玲表示,将不负群众的信任,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加履职活动、建言献策,将“根”深深扎在农村,发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公司强、村民富的互利共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