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陈宁:让荒山变“金山”的致富“魔”力

时间 2024-04-23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没想到我们这里的荒山坡还能种出魔芋来,而且今年的魔芋特别好,丰收咯……”近日,位于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高峰村的魔芋种植园里热火朝天,村民们正忙着采收魔芋,挖、捡、装、运等工序一气呵成,近千亩魔芋田喜获丰收。



  让高峰村这个曾经位置偏远、土地荒芜的丘陵村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产业引路人,他就是人大代表、桑枣镇高峰村党支部书记陈宁。



穷则思变  带领群众找路子

  高峰村属于典型丘陵村,曾以传统农业为主,全村有17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达2/3以上,劳动力外出导致大量的山头变荒坡,群众增收无渠道。为改变这一现状,陈宁遍访全村群众,并利用春节返乡之际,组织在外返乡人士座谈会,收集群众意见,研究发展策略,自费邀请部分群众外出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最终将目光放在发展魔芋产业上。
  “安县魔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桑枣镇作为安州魔芋种植核心区,有先天的市场优势,但魔芋种植对海拔、气候、土壤有着严格要求,以往的魔芋种植均在柳坝、齐心等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村进行栽种,在高峰村种植是否可行?为此,陈宁邀请农科院专家到村实地查看,通过对土壤、气候等条件检测,经过多方论证,决定探索“魔芋下山”栽培试点,并与西南科技大学、农科院开展校地合作,在高峰村开展低海拔杂交魔芋试点种植,培育出区域性最适合栽培的品种。
  据了解,高峰村2023年流转千余亩荒山荒坡,通过土地改造,种植魔芋一代种,预计今年魔芋收入超600万元。“在海拔600米左右的丘陵地带种植魔芋,并套种果树、玉米、大豆等作物,是我们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今年我们又整理了600余亩荒山荒坡,扩大魔芋种植规模。”陈宁介绍。曾经的荒山坡如今满眼苍翠,焕发出勃勃生机。2023年,高峰村魔芋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区级现代农业园区。



内培外引  丰富产业拔穷根

  “农业要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考虑走循环农业的路子”。在一次代表接待选民日时,陈宁收到选民赵志全的建议。为尽快调整高峰农业产业结构,陈宁带领村“两委”班子,动员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近年来,陈宁带领大家成功招引了总投资约3亿元的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场,预计2024年5月全面竣工投产,投产后存栏能繁母猪2500头,年出栏猪仔65000头,每年实现产值3250万元。筑梦未来、豪地果等现代农业企业也被高峰村引进,并种植精品水果1700余亩,同时通过将生猪养殖场的粪液排灌到果园,减少果园的化肥使用,提高了水果的品质。高峰村依托高峰水库(小Ⅱ型)发展农旅休闲产业,积极构建“一库三园”种养循环产业格局。
  “通过发展产业,村子面貌得到极大改观,群众也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不仅让荒山产生了经济效益,去年到现在,魔芋园区发放村民务工工资就有200多万元。”陈宁开心地介绍道。产业的发展更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之前不足1万元,到2023年的44.76万元。

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担使命

  “当了代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陈宁时刻操心高峰村的发展,他始终用行动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
  为进一步擦亮“安县魔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在今年的区三届四次人代会上,他提出“关于做大做强我区魔芋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议”,受到高度关注,桑枣镇全力支持,积极对上争取,今年拟投入500万元,打通高峰村对外连接通道,串联种养循环园区,让该村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走好种养循环发展思路,围绕魔芋种植培育新的业态,开发魔芋主题美食,延伸魔芋产业链条,让更多群众能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来。”陈宁说。
  作为人大代表,陈宁不仅关心本村的发展,也关注全区的发展,他积极参加人大代表专题小组活动,主动联系选民、联系企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他提出的“关于健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区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和举措,此条建议也被区人大常委会作为重点建议督办并评选为优先代表建议,为安州经济发展贡献了人大代表力量。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