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已经拥有自己的鹌鹑蛋直营门店4家,线下合作门店超50家,辐射多个产业,2023年我们线上年销售额300万元、线下年销售额1850万,解决了当地100余人的就业问题。”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人大代表邓洋洋讲述她的创业故事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

大学毕业后,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邓洋洋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游仙区盐泉镇,成为一名小镇创业青年。
彼时,她用全部存款在盐泉镇宝山村盖起了第一个鹌鹑圈舍,注册了蜀瑞康养殖家庭农场。也是这一年,作为返乡创业新青年中的一员,邓洋洋因眼界开阔、踏实肯干,经选民投票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2018年,邓洋洋牵头成立了蜀瑞康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人大代表,邓洋洋主动向基层群众和医务工作者捐赠鹌鹑蛋,积极展现代表担当。
成功之路并非全是坦途,常常布满荆棘。由于外地品牌的打压、市场的更迭,导致订单大量减少,鹌鹑蛋生意不断下滑,合作社损失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销售链条的稳定、对市场的拓展等等都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这次的损失也让邓洋洋更加看清楚了鹌鹑养殖的关键点,于是她及时更新思路再出发,快速打开了销路,稳定了市场。
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也是合作社负责人,邓洋洋始终坚定初心,心系群众,致力于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她多次在本地开展调研,统筹摸排劳工群体情况,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劳工优先使用。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张,当地不少人纷纷加入到鹌鹑养殖的大军中来,邓洋洋热心为大家讲授养殖方法,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大量村民就近就地就业的问题。
目前合作社已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80余人,临时用工达3600余人次。“我们还制定了一个五年的发展计划,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多条产品线同时经营,建成年销售额将达到8000万。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鹌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让当地群众真正实现‘鹌’居乐业。”说到未来计划,邓洋洋充满自信。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选我当人大代表是对我沉甸甸的信任,我代表乡亲们去开会,要努力让他们受益。”2024年镇人代会召开前,邓洋洋广泛征求意见,并在会上提交了“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带头鼓励和支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需要更多懂技术的‘新农人’”,邓洋洋说,今后她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持续关注“三农”和群众增收问题,努力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