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金华:巧手织就农旅融合致富梦

时间 2025-07-15 来源 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人大
[ 字号大小:]


  清晨六点,薄雾还未散尽,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的猕猴桃园里已晃动着一个身影。金华弯腰捏起一捧泥土捻了捻,又端详着枝头青翠的果实。“金代表,这么早又来巡园啊!”果农老杨骑着三轮车经过,笑着递来一个烤红薯。这位皮肤黝黑、裤脚沾泥的汉子,正是乡亲们口中的“红心魔术师”——绵阳市安州区人大代表、指代心红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华。他总能把荒坡变成“绿色银行”,让酸涩的果子变成甜蜜的财富。

果园里的"变形记"

  2019年夏天,几个迷路的背包客闯进黄土合作社果园,对着挂满枝头的猕猴桃兴奋拍照。“城里人稀罕这个?”老杨嘀咕的话像火星般溅进金华心里。当晚他辗转难眠,天亮时带着满眼血丝敲开镇政府的门:“咱们的果园,能不能挣出旅游钱?”
  说干就干。金华领着村民在果园搭起第一条彩虹观光廊道,把农具仓库改成农耕研学馆,将果园打造成集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起初大伙儿直摇头:“种果子的折腾这些花架子干啥?”直到首届红阳猕猴桃节开幕,城里的大巴车排到村口,农家乐老板娘王婶半天就卖光三百碗凉粉,短短半日,万吨猕猴桃销往全国各地,当年实现户均增收1427元,集体经济年增15万元,人们才瞪圆了眼睛。如今游客跟着金华设计的“猕果历险”路线,既能采摘金果,又能体验竹编果篮制作,临走时“黄土有礼”文创店的猕猴桃果干、果酒总被抢购一空。
  


枝头结出的"金链条"

  去年深冬,寒潮突袭。凌晨三点,金华打着手电冲进果园,和果农们点起防冻烟堆。火光映着他冻裂的手背,那是为改良品种留下的冻疮。“没有好果子,旅游招牌就立不住。”他哑着嗓子说。正是这份执着,让他请来农科院专家蹲点三年,硬是把果糖度从16度提到22度。当游客在抖音晒出“甜过初恋”的打卡视频时,合作社的订单电话响个不停。
  最让村民竖大拇指的,是金华代表把“死资源”变“活资产”的妙招。他通过合作社吸纳脱贫户入股分红,优先雇佣低收入家庭参与果园管理,带动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杨故秀感慨:“以前只能靠天吃饭,现在跟着金代表干,一年挣三四万,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自黄土镇新光村的抛荒地集中流转后,残疾户李大爷用三亩地入股“土地银行”,去年底竟分到4000多元。而索草岭驿站旁的百花乐园,昔日的放牛娃小刘当起导游,举着小旗介绍:“这片花海下面,埋的都是金代表带我们铺的滴灌管哩!”



田埂上的人大答卷

  “农旅融合不是撒胡椒面。”在区人代会上,金华攥着沾着泥点的笔记本发言。他提出的冷链物流建议,让镇里建起三座冷库;他推动的“家门口就业”计划,把杨故秀这样的留守妇女变成民宿管家。今年清明,当游客在百花乐园的紫藤花廊下喝猕猴桃汁时,金华正猫腰检查新栽的果苗。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他抹了把汗,眼角笑出深深的褶子。
  现如今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金华代表成立的合作社为种植户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带动周边乡镇形成6000余亩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年产量突破7000吨,产值达9000万元,直接惠及1000余户农民。
  暮色四合,合作社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墙上插满彩色图钉——那是正在规划的猕猴桃深加工体验馆。“等秋收您再来。”金华对来访者眨眨眼,“让您看看一颗果子怎么变出十样宝。”窗外,晚风拂过万亩果园,累累硕果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应和着这位人大代表的承诺。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