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把 “时间银行”开到农村去——访全国人大代表罗佳明

时间 2019-03-22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2018年,眉山市探索“四个三”农村养老模式(建立三级阵地、组建三支队伍、提供三种服务、落实三个保障),将服务重心下移到村、组一级。创新“老幼结合”思路,在村一级建设集儿童照料、文体娱乐、助餐、理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服务阵地,村委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老年人幸福菜园、幸福果园、幸福鱼塘等,增加中心造血功能。日间照料中心每日为老人提供荤素搭配的饭菜,凡是年满50周岁的老年人,午餐只需交纳3元钱,便可享用。其中,特困及重度残疾、高龄老人免费用餐,差额由各级财政予以补助。日间照料中心成立后,村上处理的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减少了三分之二,老年人之间的友谊增加了,年轻人的敬老、爱老、孝老意识也提高了。

  对农村中的养老问题十分关注的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把眉山市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案例带到了北京。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说:“四川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践出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相比城市地区,我国广大农村集体收入较少,养老标准较低,养老机构后续运转比较困难,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民养老问题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不仅关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败,而且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罗佳明在调研中了解到,农村养老供需矛盾较突出,除特困人员外,都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子女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供养水平,养老缺乏稳定性,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老人精神生活大打折扣。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农村养老资金保障不足,造成老年人服务设施供需不足,同时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的资金较少。

 

 

  罗佳明建议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开展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社会化改革,出台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建立养老品牌企业信用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对“有实力、有信誉、有经验、有意愿”的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给予资金支持,实现从“支持公办养老”到“支持民办养老”的转变。坚持“灵活布点、按需建设”,在农村大力发展村级、组级的养老服务设施,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满足农村老年人就近养老、居家养老的需求。

  目前,民政部已将发挥老年群体的主体作用作为抓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时间银行”即量化、记录参与者的服务时间,以换取日后的回报。上世纪90年代,“时间银行”进入了中国,上海市虹口区晋阳社区居委会1998年就创立了“时间储存式为老人服务模式”。眉山市在实践中创新“互助养老”积分制,实现了花钱少、办事多、效果好。“互助养老”积分制即由本村低龄老人组成互助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助农活、巡查、助洁等服务,按照服务类型和时长,服务者会得到积分,积分可以到慈善超市兑换货品,还可兑换服务,等到以后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换取同等时间的服务。罗佳明说,这样的“爱心储蓄”让志愿者服务更有价值,人人都会老去,付出服务最终会反哺给自己或家人。

  他希望在农村开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试点,“老年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老年人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老有所为,充分发挥余热。”

  罗佳明建议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增长情况,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市、县、乡三级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和完善鼓励政策,增强土地、财政、税收等保障,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老龄事业;倡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对老龄事业进行慈善捐赠,形成财政资金、彩票公益金、民间资本、慈善基金等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