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理论

“代表•局长面对面”要在“五促进”

时间 2024-09-06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今年8月27日,成都市人大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举行了“代表•局长面对面” 之“一老一小”专题咨询交流会。20位市人大代表与市教育局、民政局、医保局、发改委、卫健委负责同志聚焦“一老一小”面对面问答交流。在2月初召开的市人代会期间,成都市人大即开展了“代表•局长面对面”咨询交流会。两次“面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有呼、局长即应,双方坦诚相见、和谐共进、着力形成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笔者认为,从人代会到常委会会议,此举守正创新、务实高效,其要在“五促进”,对于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会议作用等带来诸多启迪。
  促进代表发挥作用、履职尽责。执行好代表职务,关乎代表的使命担当。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是执行代表职务、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具体表现。人大代表为审议好各项议案、报告,发表好意见,提好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履行好代表职责、发挥好代表作用,就要在闭会期间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的第一手材料,了解民之所忧所盼,为出席人代会、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好充分准备;就要在出席人代会、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认真听取、研究各项报告和议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审议,善意、中肯、具有建设性提出意见建议,努力为民代好言、为民履好职、为民服好务。依托人代会、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代表通过同局长面对面地提问、释疑解惑、了解情况、知情知政,使密切关心关注的问题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使代表履职多了一个渠道和平台、增强了履职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认真听取和吸纳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推动工作的动力之所在。国家机关对人大代表审议报告、议案,高度重视,派出负责人员和精干力量到会认真听取代表的发言、回答询问。对代表审议发言中,关心关注或询问的问题,当场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代表现场提出的审议意见和书面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尽快研究,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马上答复,以此改进工作、推动发展;需要时间解决的,列出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会后尽快回复代表,有了结果,邀请代表观摩、检查、点评,并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确保代表建议办好办实、办到代表的心坎上,让代表满意,让人民满意。“代表•局长面对面”为国家机关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了解民情、做好工作,进一步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国家机关负责人通过面对面回答代表提问、听取代表意见,既查找问题,又增添措施;既凝聚共识,又注入动力;既全面梳理工作、深刻反思工作,又举一反三改进工作。
  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国家机关,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履职行权、开展工作,角色虽然不同,身份也有异,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共同行动,使中央大政方针和党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顺应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站位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代表•局长面对面”聚焦主题,在有问有答、问则必答、认真问认真答的和谐互动中,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增进了加快发展的共识和举措,促进凝心聚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促进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在人代会、常委会会议期间,开展局长与代表面对面,促进国家机关更好地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对人大代表、人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以点带面地促进人大选举任命干部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自觉接受和密切配合人大监督,助力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促进提升人大会议质量。人大是集体行权、会议行权,人代会、常委会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履职行权的主要形式。通过局长与代表面对面,拓展了办会思路,丰富了会议内容,优化会风会貌,守正创新、集思广益地把提交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议案,审议好、修改好、完善好,使人代会、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通过的报告和议案、形成的审议意见等,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实际,从而勠力同心地把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开好、开出质量,同心同德、稳中求进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