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更为基层人大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落实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深刻理解并践行系统集成的方法论。在基层人大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更要站在全局高度,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工作,助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基层人大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审议重大事项时,应注重各领域的协同性和关联性,避免单打独斗、单兵突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助力整体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了重点论的重要性。基层人大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基层人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紧紧盯住重点问题,以重点问题为监督重点,助力推动改革的整体推进。
在助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工作中,基层人大应深入调研,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专项监督等方式,集中力量找准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助力整体工作的推进,形成示范效应,激发全社会的改革活力。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用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是对基层人大工作提出的又一重要要求。实效就是实际效果、实践效果,是衡量工作好坏的准绳和标尺。
基层人大在推进各项改革举措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改革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反思,及时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方法
基层人大在贯彻落实“三个更加注重”的科学方法时,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进一步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进一步健全人大议事规则和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持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统筹本地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纂,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专题调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效率。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改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