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议报道

人民日报首度采访我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 张东升彭渝接受专访

时间 2013-08-16 来源 省人大办公厅宣传处
[ 字号大小:]


8月16日上午,人民日报赴川采访记者与我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座谈


8月1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8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来到省人大,首度就我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采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东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分别接受了记者专访。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次采访活动,张东升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客观地介绍有关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曾省权指出“中央媒体报道省人大的工作,很难得。准备工作要做细,素材要充分具体,采访点要集中亮彩,采访对象对所报道的内容要清晰明了,防止说大话、套话,做到客观真实,确保实现好的报道效果。”
  张东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审查、批准和监督政府预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有序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按照宪法、法律以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鼓励预算工作委员会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的有关精神,不断拓宽视野,探索、借鉴和创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张东升表示, 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顺应人民群众参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与监督的意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紧紧围绕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依法履行好人民赋予的预算审查监督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创新,切实推进四川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向实质性方向转变。
  彭渝在接受专访时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在积极探索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新路子、新方法,一些成功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修改完善相关财政制度,不断提高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覆盖范围; 二是细化完善审查指标设置,切实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指标体系; 三是依托实时信息联网平台,强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机制; 四是有效整合审查监督渠道,形成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全社会合力。
  省人大常委会预工委、省财政厅、审计厅、交通厅等部门的领导,部分省人大代表、记者代表同人民日报记者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人民日报记者详细了解了我省人大代表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制度、省级国库集中支付信息联网工作和省级部门预决算审查指标体系建设等情况。
  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将推动人民日报重点宣传报道四川省人大在预算监督工作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