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让文明之花绽放酒城——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时间 2017-06-27 来源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夏日的酒城泸州生机盎然,文明创建激情正酣。自泸州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创建工作的“集结号”从此响彻酒城大地。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监督和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

立法篇:为文明创建护航

  2014年,泸州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创成四川省文明城市,2015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在城市文明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但城市治理中暴露出的短板问题依然突出,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立足人大特色,为泸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切实保障,是市人大常委会履职行权的主要着力点。
  自2015年12月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城镇化发展的立法需求和广大市民的迫切希望,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为立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历时一年半,前后易稿达13次,完成了《泸州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的起草、论证、审议、报批等立法程序。条例于今年5月1日颁布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市人大法制委负责人谈到,这是泸州人大制订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为大力整治违章建筑这一城市管理顽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快推进泸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法律“利器”。
  市人大常委会还围绕小区建设和市容管理等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在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上持续发力。目前,《泸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已顺利通过常委会议二审程序,《泸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在加强调研中,地方立法已成为泸州破解文明城市创建难题的一大“法宝”。

监督篇:为文明创建聚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现有国家级荣誉中最高级、最顶级的荣誉品牌,创建工作的难度和要求都是前所未有的,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监督作为人大参与的主要方式,扬剑出鞘,着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作为重点监督工作,通过视察调研、听取政府汇报等形式,督促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15年至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均组织在泸全国、省、市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由常委会领导任组长的多个视察小组,分别下市场、入社区、进超市、到单位、访工地、看街道、查死角等进行全方位的视察调研。代表们对照迎检指标和要求,仔细看、认真听、用心记,不放过与创建工作格格不入的“蛛丝马迹”。代表们认为,视察主要是“找问题,提建议”,为打赢这场硬仗准确把脉并开好处方。
  每次实地视察结束后,组织参加视察的代表们都要集中听取政府情况汇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均要到会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十分重视视察意见的办理工作,组织各有关部门逐一进行整改,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得以有序有效推进。

代表篇:为文明创建集智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人人共享,创建工作也必须人人参与。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努力探索代表参与的有效途径,引导和组织代表广泛参与“创文惠人民,代表来参与”——人大“创文”主题活动,在代表中开展“反映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协调一个困难、督办一件实事”的“四个一活动”,并将代表参与情况列为履职考核内容,推动代表献计出力。
  在近年来召开的泸州“两会”期间,出席大会的人大代表纷纷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展开热烈的讨论,就创建之路如何走?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主城区的人行天桥应当配套无障碍电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针对城市拥堵问题,合理规划建设大型城市停车场,缓解城市车辆乱停放问题”。
  ……
  一条条代表建议推动着泸州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提出的事关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全力跟踪督办,让一批代表基层群众呼声和要求的意见、建议得到及时办理,从而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合力,为取得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攻坚篇:为文明创建助力

  今年2月24日,市委书记蒋辅义在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攻坚会上要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今年必须成功,没有退路。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背水一战,确保创建一举成功”。
  压力空前巨大,人大迎难而上。根据市委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负责联系任务最重、面积最广的江阳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自2月下旬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建国带领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主动“下深水”参与创建工作。
  2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助推江阳区创建工作动员会,曹建国要求,“机关各委室务必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具体工作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切实将助推工作抓实抓紧抓出成效,确保全市创建工作大考获胜”。
  3月8日至10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联合带队赴江苏省张家港市考察学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并将考察成果运用于指导江阳区创建工作。
  自包联活动启动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现场进行指导督促,使主城区摩托车二手市场整治、白塔商圈占道经营整治等一批“硬骨头”问题得到稳妥推进。尤其是困扰泸南中学校园周边环境20多年的算命市场、涉赌涉黄等摊点摊位,在人大领导的督促下,被彻底予以根除,学校、家长、学生、群众纷纷点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组成4个督导组定期开展巡查。仅四月份,就开展明查暗访17次,发现问题65个,并督促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
  针对定点包保的江阳区凤凰社区存在的硬件设施不足、人手紧张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划拨10万元经费支持凤凰社区创建工作。此外,组织专人每周到包联社区定时巡查,多次召开驻区单位协调会,协助社区破解牛皮癣治理等创建工作难题。
  文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即将迎来的这场“大考”,市人大常委会将勇当重任,加强监督,精准发力,全力助推,让文明之花在酒城大地绚丽绽放。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