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用创新探索和履职实践,为“人民当家作主”划上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生动注解。

“全链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民主实践更全面。
建立完善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和党领导下立法工作推进、监督实效增进、重大事项决定落实、被任命人员述职测评、代表建议办理质效提升“1+5”机制,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民主实践始终沿着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全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民主程序更规范。
为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出台、修订、完善了《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代表工作办法》《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办法》《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努力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全闭环办理代表建议,推动民主决策更科学。
人大代表所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检验人大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市人大常委会创建代表建议撰写、立案、交办、承办、督办、反馈、公开、总结、表扬全闭环工作机制,推动建议办理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实现建议质量和办理质效“双提升”。有关建议促成机动车异地年检在全国推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资阳舰”,统筹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资阳协同区、加快成资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等建议成为现实、影响深远。
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民主监督更有力。
紧紧扭住资阳发展“头号工程”,同心合力共促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连续3年组织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成资同城化及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天府国际机场和同城化重大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紧扣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德眉资三年行动计划和成都东部新区资阳协同区献智出力。
全程参与营商环境改善,推动民主管理更高效。
组织人大代表连续3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及减税降费等相关调研,广泛收集反映部门意见和企业呼声,就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城市环境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全方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全方位密切代表和群众的联系。
拓展代表知情知政的广度。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议,参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询问评议、听证通报等重要会议活动。
加大代表履职监督的力度。新建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制定人大代表守则、经费使用管理等办法,完善代表履职档案。
密切代表联系群众的深度。通过座谈、走访、电话、参与调研等多种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扎实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指导县乡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

“全覆盖”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全覆盖。每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3名代表, 采取接待、走访、座谈、电话和信函等方式听取代表的建议和意见。
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连续4年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月”“代表走访企业联系群众”等活动,走访企业、村(社)3000余个,联系群众11万余人次,推动一大批涉及交通、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实现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坚持目标问题导向,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实效,实现本届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最广泛”地彰显人民意志
民生实事和群众幸福感就像是天平的两端,民生实事的分量越重,群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为实现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政治参与和更有效的民意表达,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把民生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市人大常委会试点探索,通过建立“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负责、代表票决、群众参与、社会评价”的机制,对县(区)、乡镇政府拟安排的民生实事项目,本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以投票表决方式决定正式项目,由本级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深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努力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最真实”地擦亮民主底色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则是全过程民主的底色和依归。
2017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探索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组织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践,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七个一”联系帮扶活动(即:引领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各自优势特长,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联系的贫困村争取一个发展项目、帮助引进一户业主或产业大户、引进帮扶资金1万元以上、组织开展一次村级文化活动、为贫困村贫困户办实事一件以上)。在“七个一”联系帮扶活动的推动下,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联系帮扶贫困户15007户,争取项目资金3605万,为贫困村办实事8362件,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最管用”地保障人民利益
民主是否管用,不决定于民主政治生活的“形式”,而在于治国理政过程中,人民的意志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川中旱区,地处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岭上,如同鱼之脊背, “十年九旱”,一直面临吃水用水严重不足的难题,加快推进毗河供水工程建设,早日解决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毗河供水工程建设,全力助推工程建设。在各级人大的努力推动下,在人大代表的奔走呼吁下,目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二期工程也在有序推进,旱区群众半个世纪的“吃水梦”终要成真!
往事作序,来日为章。资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持续用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不断以地方人大的履职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