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渠县人大:以“长牙齿”的硬措施 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时间 2022-05-16 来源 渠县人大
[ 字号大小:]

  “去年9月份,我朋友公司的出纳在微信上被犯罪分子诱骗,仅在30分钟内受骗30万元,所幸打款账号因在其他地方诈骗已被警方冻结,朋友报警后在今年3月份追回损失。”

  “年轻人、公职人员、财务人员也受骗,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以典型案例教育警醒特殊人群。”

 

 

  渠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报告时,各位委员纷纷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痛心疾首。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电诈案件增长快、涉案金额大、涉诈人员广、作案手段更新快,让人防不胜防,需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群众的痛点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今年3月至4月,渠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深入县公安局、县教育局、人民银行渠县支行、中国移动渠县分公司和天星街道、临巴镇、龙凤镇等部门、企业、乡镇,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调研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渠县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按照“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多措并举、协同配合、综合施策、源头治理,2020年以来共立案888起,核破案362起,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嫌疑人416人,已公诉409人,一审判刑 390人,退赃32.47万元,止付 10.4 亿元。仅今年1至3月就成功劝阻群众190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400万元。全面摸排劝返滞留缅北窝点人员,截止目前累计核减240人,核减率85.41%。但是调研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持续高发,涉诈人员增长快,近三年全县电诈案件发案率均占刑事案件发案的40%以上,造成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着打击治理合力不够、打击治理专业力量不足、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防范治理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推动问题解决是人大监督的目的所在。“对新开涉案银行卡、电话卡行为和未按要求履行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由县纪委监委调查处理,并报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力支持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确保打击效果。”“抽调人员要落实到位,财政要按需保障经费。”……

 

 

  会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意见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要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反诈防骗工作机制,形成“一盘棋”抓工作的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要统筹法、检、公执法合力,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惩治,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企业严格落实新开卡审批规定和告知制度,配合公安机关打击非法开办贩卖“两卡”行为,开展证据固定、提取以及资金止付、账户冻结等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压实主体责任和属地管控责任,加大涉诈重点人员跟踪回访频次,确保重点人员在可控范围内,窝点人员只减不增。三是进一步强化工作保障。要做好打击治理所需工作经费保障,按需保障涉诈重点人员劝返和技术装备更新等费用;持续加强反诈队伍建设,教育、银行、电信运营商等部门抽调到反诈中心的人员应尽快入驻到位,并常态化开展工作;要创新宣传方式,依托短视频等新兴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持续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宣传。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