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工作方式,切实提升监督实效,监察司法工作在服务发展大局、改善法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找准问题切口,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区委工作重心,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深入调研,为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做好服务保障。结合疫情形势下全区经济如何发展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依法服务保障民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工作报告。聚焦“品质通川”建设,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对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注重借智引力,充实监督力量。根据行业划分组织10名代表建立监察司法代表履职小组,让代表主体作用、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极大地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吸纳律协会员、高校法律专业教师、相关部门的法律专业人才17名,成立监察司法专业人才库,让“内行人”加入到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中来。充实了专题视察、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等活动中的专业力量,提高了监督质量。据统计,换届以来监察司法代表专业履职小组和监察司法专业人才库成员在视察、调研中共提出意见、建议41条,对上级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25条,“内行人”“智囊团”推动行业发展的生动局面正逐步形成。
创新座谈方式,助力精准监督。在调研中,注重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的方式全面了解情况。创新采用“背靠背”座谈方式,即将监督对象与其服务主体分开进行座谈,全面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为精准审议奠定基础。在调研区法院依法服务保障民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工作时,调研组采取将企业代表、法院及相关部门背靠背座谈的方式,分门别类收集意见,将收集的建议清单式反馈给法院,为法院依法服务提供了有效参考。
密切沟通联系,注重成果运用。一是保持与上级人大的沟通联系,在监督上力求与上级人大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画出市区人大监察和司法监督工作最大“同心圆”。二是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给予充分关注,协助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寓精准监督于服务支持之中。在对区法院依法服务保障民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工作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区法院队伍建设薄弱,案多人少矛盾显著,调研组成员高度重视,积极建言献策,并将履职成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区委。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区委已同意区法院增聘司法辅助人员20名,目前招聘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