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战旱魔,为人民——四川各地基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抗旱行动

时间 2022-08-26 来源 “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 字号大小:]

  38℃……40℃……43℃……

  进入7月份以来,不断攀升的气温炙烤着蜀中大地。与此同时,全省绝大部分地区滴雨未下。10年来,四川首次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

  面临历史同期最高的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叠加的严峻局面,四川各地基层人大代表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抗旱大考中彰显担当,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抗旱减灾,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尽最大努力减少旱情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旱情就是命令,出击!

  川南,受持续高温“烘烤”,很多地方的玉米出现萎蔫,叶片边缘和尖部发黄干枯,稻田出现干裂。

  “一个多月没见雨了,乡亲们心里急啊。”全国人大代表、江安县夕佳山镇文武社区村党总支部书记赵思学说,“出发,跟我走,找地打井!”赵思学带领乡亲们打出一口机井,清凉的地下水源源不断被抽出来,解决大家的饮水问题。同时维修好提灌站,日夜不停抽水,往稻田灌水,确保水稻孕穗期水源充足。

  高温天气导致泸县毗卢镇中峰村、白合村两个村涉及50多亩菜地栽下去的幼苗无法成活。在了解群众诉求后,镇人大主席李茂立即组织涉及2个村人大代表联络小组6名县、镇人大代表下沉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实地察看水库蓄水情况,协助村委会解决中峰村群众用水和农用水问题。“你们4人负责安装水泵,我带6名代表去协调放水先后工作,其余组的代表负责各自点位秩序以及安全监督和群众协调工作”。随着李茂作出工作安排,抗旱战斗有序打响,有的负责水库放水,有的负责清沟,有的负责分水,有的负责抽水。机器轰隆、水流哗哗,只见一股股清泉直奔稻田,一块一块灌,一片一片排,真正解决了群众用水问题。

  川东北,旱情一样严重。

  8月8日,达州市达川区赵固镇召集镇人大代表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周一”工作例会。“夏海乔负责全镇农村人畜饮水,冉龙清负责全镇水稻、玉米农作物抢收,各包村班子成员要积极发挥各自村辖区的人大代表身先士卒、率先示范作用,全力打好打赢这场抗旱保卫战!”区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王志强就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如是安排。会后,镇人大代表夏海乔迅速行动,联系好了一辆皮卡车和容量2吨的蓄水桶,另再带了5名人大代表随即奔赴取水点而去。镇人大代表冉龙清随即带了3名人大代表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奔赴农田面积较大的普安村、锤虹村而去,现场查看指导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抢收工作。

  掘地三尺找水,出发!

  “大家放心,我们村组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已经上山去找水源了,哪怕是掘地三尺我们也一定会给大家找到饮水水源!”面对群众迫切渴求水源的目光,屏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新安镇新民村副主任范莅旬向群众坚定承诺道。老君山新民村段海拔高达1200米,上山道路蜿蜒盘旋、崎岖不平,时见悬崖峭壁、巨石挡路,草木丛中时有蛇、虫出没。在这种情况下,为帮助村民寻找水源点,7月15日,历经2天,范莅旬终于在新民村四组猪槽涯至观音涯下面发现了一处可用水源点,水源点的接通可解决210户900余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

  在屏山县中都镇,镇人大代表祝友全连续3天顶着烈日酷暑,带领部分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跋山涉水60余公里为村民寻找水源点,最终在合适区域寻得水源4处,解决了大池村3组、4组51户198人饮水及农业用水问题。在清平彝族乡,县人大代表、乡人大代表向堂银、吉木卡叶顶着烈日到深山处、河渠边四处找寻水源点,最终为群众寻得水源点2处,解决了民族村143户476人的饮水问题。

  “太好了, 这处山泉在多日高温下还有这么大的水量,接通到供水池的话肯定可以缓解场镇供水难题。”8月13日,叙永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合乐苗族乡乡长杨正强冒着烈日,召集合乐苗族乡第八届人大代表罗仕洪、谢祝平一起穿过密林,忍着荆棘的刺痛,步行两个多小时后,找到了一处新的水源,清澈的山泉瞬间抚慰了代表们焦急的情绪。

  因连续多日高温无雨,合乐苗族乡五村一社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畜饮水困难,尤其是场镇因为前来避暑的人员激增,供水压力不断加剧,在一个月前就实行了分时段供水措施,针对这一情况,杨正强代表召集社区干部、水管站负责人、农家乐业主、在社区的县乡人大代表等商量对策,大家纷纷提出,合乐苗族乡草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应该能寻找到新的水源。说干就干,大家分头到山上寻水源,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两处清澈的山泉,水量喜人,水管站及时组织水管进行安装,在8月15日接通水源到供水站,有效缓解了场镇供水压力,群众由衷称赞。

  千方百计送水,解渴!

  “双家有个高代表,起早贪黑搞不赢。白天忙着大小事,傍晚忙着送凉水……”连续40多天未下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人大代表、双家村支部书记高德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解决群众用水困难,他便开始利用傍晚时间开着皮卡车为群众送水。久而久之,村民口中就开始传着这首“打油诗”。

  “曾嬢嬢,快点把你的‘家伙’拿出来,我们给你送水来了。”凌晨12点,本应是休息的时候,然而高德平却还带领着村干部们忙碌地为缺水群众送水。“我们已经连续为缺水群众送水快半个月了,一天要跑五六趟,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据高德平介绍,自出现缺水情况后,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积极协调村两委出资2万余元,一方面是通过租用“送水车”,挨家挨户为缺水群众送水,每天送水量达三到四吨;二是购置提水泵和增压罐,铺设水管500余米,从尚未干涸的老井内将水抽出引到原来的自来水管网中,有效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

  “消防车为大家送水来啦!大家快快拿上水桶去接水咯!”在泸县潮河镇王坪村,潮河镇人大代表刘作华在村口一遍一遍地喊着,村民们拿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水盆闻讯而来。潮河镇王坪村受持续高温影响,不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紧张。潮河镇人大代表在入村走访时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为解决村民用水的“燃眉之急”,潮河镇人大迅速召集人大代表并协同消防队队员组成送水抗旱志愿队,持续为村民送去饮用水。

  筠连县丰乐乡持续高温天气,地处云南边界的龙凤村60余户群众饮水供应不足,500余头肉牛和2000余头生猪面临吃水难问题,该村主要发展肉牛和生猪产业为主,“缺水”成为全村上下“急、难、愁、盼”的大问题。县人大代表、龙凤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秀杉迅速动员群众挑起水桶开展取水行动。由于高温天气,人工取水有些供不应求,杨秀杉代表及时向乡政府领导汇报缺水情况,请求上级支援。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丰乐乡乡长袁力,得知龙凤村缺水情况后,立即协调正在高铁施工的洒水车辆投入抗旱送水行动中,并迅速召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对全乡抗旱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确保群众安全度过高温时段。

  8月上旬,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人大组织区人大代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进村入户调研方山山腰群众缺水情况,挨家挨户为村民送去“及时水”,千方百计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为民办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四川各级人大代表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发动群众一同抗旱,与群众一起站在抗旱最前线,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干旱造成的损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