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全力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厚植生态基础。2022年1-7月,全县空气质量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地表水水质保持在II类至III类,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至I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62.14%。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空气、水和土壤指标年度目标考核任务。
抓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督促生态环境局以“八五”普法为载体,网站、微信、微博为重要平台,全面加强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普法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宣传工作进村社、进社区、进机关、进课堂、进企业,并定期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水质自动监测站、中石油普光气田环保基础设施向公众开放。每年发放环保宣传手册10000余份,环保手提袋3000余个,环保海报1000余幅,切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
抓项目监管,严把环境准入关
采取专项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方式,调研生态环境局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产业政策情况。督导相关部门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准入条件和工业园区规划要求的节能环保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审批、容缺审批、限时审批和承诺审批,提供优质快捷审批服务,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3年来,完成环评审批事项117件, 配合市局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149个,其中重点管理28个,简化管理121个,登记管理1189个,指导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700余件,及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抓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施工工地防尘降尘管理情况,了解相关部门对建筑工地“六必须、六不准”和“六个100%”要求落实情况。加大城区及周边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强化渣土车、垃圾车运输管理,严禁抛洒滴漏、带泥上路,严禁脏车入城。今年上半年,排查整治销号工业企业66家,其中关停31家,整治复产35家。督促环保部门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重点工作,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等,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截止目前,共有238个农村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率达69.59%。督促落实宣汉县鸿源化工有限公司地块、四川金鹰工业硅地块土壤污染详查和建设用地“一住两公”地块土壤隐患排查,严控新增土壤污染。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准入管理。统筹推进海诺尔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建设并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通过县人大常委会的全过程监督,宣汉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出境断面水质常态达标,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由过去的90%以下提升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