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06时至9月4日06时,资阳市雁江区部分区域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资阳市雁江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区委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全面投入全区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闻令而动,用行动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确实有困难不能下楼做核酸的居民,请医务人员上门采集,我们务必要确保本辖区内的核酸采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这是雁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姚忠志对三贤街道、中和镇辖区内核酸采集工作提出的要求。随着区委决定对辖区内部分区域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指令下达后,雁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在统筹安排好人大机关的各项工作后,常委会主任、各副主任收好自己的行囊,下沉包联镇(街道)、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24小时“坐镇指挥”包联辖区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势必要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区人大常委会姚忠志主任、刘成林副主任相继下沉中和镇,连续6天下沉并常住中和镇,牢记区委的嘱托、始终扛起肩上的责任,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巡查各核酸采样点、交通卡扣、分析形势、研究措施,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推动中和镇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确保了中和镇在市区指挥部规定时间内实现社会面清零、解封。
舍我其谁,用行动展示人大队伍的“使命担当”
“规范穿脱隔离服和防护服,这对保护我们自身安全非常重要”“进入隔离区内,一定要把对讲机带上,确保有突发情况可以与未进入隔离区的人员进行沟通”“门把手一定要非常仔细的消毒”,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是曾经在医学集中观察点工作的人员向即将奔赴“前线”的同志们分享的经验。面对辖区内医学集中观察点的隔离人员持续增多,医学集中观察点的人手十分有限,区人大机关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有序动员一批又一批干部支援医学集中观察点正常运转。自今年4月以来,雁江区人大机关已有五批次的人员到辖区内的医学集中观察点工作,他们告别了与家人的温馨生活、暂别了繁华城市的热闹、克服自身内心的畏惧、积极加强自身医护专业技能提升,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毅然决然的奔赴疫情防控工作最需要的地方,成为守护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的“逆行者”的一员,用自己的行动向外界展示了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困难,只要一声令下,人大队伍的干部就一定能使命必达。
勇挑重担,用行动诠释人大干部的“公仆情怀”
“请全体干部收拾好个人行李,今天凌晨五点准时到包联的雁南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请退休人员根据个人情况就地转化为本小区内的志愿者协助社区或物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区人大办副主任程国财凌晨编发的紧急通知内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50余名人大机关干部迅速集结,全面融入辖区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中,主动承担起包联社区内10余个“四通八达”且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居民对防疫政策的不惑,他们耐心解释;面对居民生活物质不够,他们帮忙“代购”送货上门;面对居民就医不便,他们主动协调就近医院上门“接人”……6个昼夜的艰苦奋战,人大机关干部出色完成包联小区内的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包联小区内的居民核酸检测全部实现“五天五检”,居民生活的各种所需均得到稳定保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正如他们所说:“每次听到居民说‘谢谢,辛苦啦’,就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值得。”
义无反顾,用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全区人大代表义无反顾加入防疫大军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区人大代表杨勇积极投身当地防疫工作,面对当地防疫人员物质保障匮乏的实际问题,他组织发动了“抗疫物质捐赠”行动,并主动电话对接当地的商超和药店,成功向一线的抗疫人员募集到饮用水、方便面、面包、药品等价值1.5万元的物质。作为专业社工服务组织——资阳市人民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区人大代表吴国丽,虽然自己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了临时封控,但依然不能阻挠她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她不仅每天在自己的小区内协助开展采集核酸、政策宣传、物质搬运等工作外,还每天利用微信、QQ等通讯平台,向中心20余工作人员发送当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任务,最大程度发挥出专业社工服务组织的作用……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在这场战“疫”大考,全区1600余名区镇人大代表,虽然岗位职责不同,但都主动担当作为,共同汇聚起人大战线抗疫的强大力量,为雁江疫情防控画出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