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短视频学法,形式新,效果好,让人印象深刻,理解透彻。”10月25日,芦山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人员对短视频会前学法表示由衷的肯定。
短视频会前学法是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会前学法形式的一种有益尝试,旨在通过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人大常委会委员履职监督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外行监督内行”弊病。
近年来,芦山县人大常委会在以往部门“一把手”讲法,既“充电”又倒逼干部增强法律意识的基础上,探索开展了短视频会前学法。从“埋头听”到“抬头看”,短视频会前学法改变了以往部门“一把手”讲法,提前准备讲稿、制作课件,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打分的模式,改变了以往常委会组成人员会前学法“专心听讲+认真记录+测评打分”的学法模式。
“《贪财贩卖银行卡沦为电诈帮凶》是我们推出的法润姜城普法栏目剧的第一期视频,主要是讲述了一男子为了蝇头小利办理银行卡,让其他人用于非法洗钱的故事,该男子法治意识淡薄,助纣为虐,为他人的违法犯罪提供方便,害人害己,最终构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你讲我听”到“先看再听”,芦山县人大常委会会前学法,不单单再是部门“一把手”讲法“理论梳理+案例讲解+疑问解答”,变为了“视频案例+以案释法+疑问解答”学法模式。
县法院制作的《贪财贩卖银行卡沦为电诈帮凶》短视频让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轻松愉快地观赏中,既会心一笑,又掌握了相应的法律知识。“短视频会前学法,内容是关键。”据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王其斌介绍,为了保证此次人大常委会会前学法质量,在会议召开一个月前,他便找到此次会前学法负责单位县法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讨短视频制作、讲法流程等事宜。
“短视频讲法普法,关键是要在话题选择、场景设置、话术表达上进行创新。”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刘冬琼表示,在此次会前学法的短视频制作中,特别注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和关注的热点,把法律内容通过“多角色演绎”方式,让法律融入群众生活点点滴滴。
“小视频能起大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黄志琼表示,这样的普法短视频,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法律问题,结合当代社会新兴潮流载体,将普法融入情景剧的呈现手法,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既促进了县法院普法宣传工作,又提高了人大常委会会前学法质量,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