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迫在眉睫的春耕用水缺口有什么应对方案?”
“拆迁群众的住房重建选址推进情况如何?”
“能否帮助返乡群众增加就近就业的机会?”
3月17日,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人大工委在走马村会议室召开选民代表议政会议。21位选民代表围绕民生实事、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街道乡村振兴办、便民服务中心、经发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逐一答复选民代表。

针对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街道办事处工作存在监督“短板”和“盲区”,街道民意表达渠道缺失、传递不畅等实际问题,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5月指导特兴街道探索试行“选民代表议政会议”制度,有效解决了街道本级没有人大代表问题,延伸了监督触角,扩大了基层民主覆盖面,有利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在当天召开会议上,特兴街道人大工委汇报了第一次选民参政议政活动以来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打算,两位选民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在听取特兴街道办事处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专题汇报后,选民代表进行发问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首先进行提问的是来自幸福村的选民代表刘辉全。“去冬今春以来降水较少,河流、山坪塘蓄水量很低,2023年春耕生产用水存在较大困难。去年12月,我向街道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政府组织帮忙解决,组织村民生产自救。这项工作得到街道和村上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现在大多村民都已经育上了秧苗。针对当前旱情,街道的具体应对措施是什么?同时如果今年干旱仍然持续,街道有哪些应对方案?”
“街道以4个项目为抓手,开展维修整治提灌站及其管网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供给……7个提灌站已竣工验收,今年2月投入使用。街道争取有关部门对已上报的各村提灌站约5000米附属管网项目开工建设。此外,对无法栽种水生作物的地块,实施水田改旱地……”乡村振兴办主任童小珂回答道。
“渝昆高铁、国道246建设都要穿过特兴街道,目前涉及拆迁的村民有208户。请问这些拆迁群众的住房重建选址问题推进情况怎么样了,能不能尽快解决?”来自慈竹村的选民代表邓伯清说出了拆迁群众的心声。
“去年12月底街道已将拆迁户建房选址报告上报区级相关部门,农用地转用已批复,林地转用正在批复中。街道对集中选址进行了测绘、平面设计,产权单位对杆管线搬迁进行了设计、预算,街道邀请第三方公司对平场进行方量测算及价格预算,紧急将各单位预算进行送财评,招标后进行施工,预期于2023年3月底对集中选址进行附作物的清点及平场施工。”街道原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斌在会上介绍道。
“这里我有两个请求,一是希望政府协调周公酒业、羽鑫羽绒多招收周边村民就业。二是希望政府加强与街道内企业对接,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就业。”来自长安社区的选民代表李聂洪是一名社区干部,他特别关注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
“在与企业洽谈投资时,我们明确告知同等条件下招工,需优先使用本地工人,并形成协议约定……已建成的周公酒业酱酒基地新招工人有10多人是本地村民。”街道经发办主任李彬回答道。
选民代表对街道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选民代表现场就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进行测评打分,还投票表决特兴街道2023年民生实事事项。会议对2023年7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实行差额票决,《完善引水蓄水工程助农保灌溉促生产》等5个民生实事项目获高票通过。
全程观摩会议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月桂指出,特兴街道人大工委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选民代表议政会议制度,定位准确,成效显著。希望选民代表认真履行好职责,全面收集和准确反映群众意见建议。街道办要认真研究办理选民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共同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试点以来,我们编制《选民代表议政监督工作方案》《选民代表管理办法》等一系类实施文件,明确了三步议政流程(议前准备、议政实施、议政票决),建立一只50人组成的选民代表队伍,为老百姓建起了特兴学校校舍、在G246安装红绿路灯等11项实实在在的好事,目前还有21项正在积极推进中。”特兴街道人代工委主任王元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选民代表议政会议制度,提升选民代表的履职能力,督促街道各部门更好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推动选民议政会议制度迈上新的台阶。
“我作为选民代表,向街道反映了居民的意见建议,都及时得到答复,我也第一时间向居民反馈。作为选民代表,我感到很荣幸,选民代表议政会议这种形式非常好。”选民代表伍维英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