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大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牵紧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让重大项目建设跑起来、把重大项目的实效干出来,大竹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财经咨询专家对县级政府性2022年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情况开展调研。
今年全县重点项目242个,新开工项目76个,续建项目80个。为保证调研效果,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精心谋划,选取了群众最为关心、最有代表性的引水入竹项目、河库连通建设项目和西达渝高铁建设项目等国家、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展调研,以此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引水入竹项目建设现场,调研组一边察看项目方案,一边询问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相关部门现场研讨解决办法。“开年以来,六个施工点位同步施工,全力推进工程进度。”项目指挥部介绍到,“截至目前,主管道29.3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完成管道沟槽开挖9公里、输水管道铺设3公里、管道焊接2.5公里”。调研组建议要抓紧开展建设工作,科学规划论证,优化细化线路,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支撑保障。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引水入竹项目建设情况
东柳河水质问题一直困扰大竹县多年,在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加快推进河库连通工程”作为大竹县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出炉。目前河库连通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项目正在紧密有序建设中。“二期项目进展如何?”“项目施工人员多少?”“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项目什么时候能够完工?”“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调研组成员来到二期建设现场,看施工作业、问项目状况、听情况介绍。建议项目施工方要抢抓施工有利时机,加大力量投入,加快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解决好东柳河污染治理问题,切实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河库连通工程建设情况
县域无铁路一直是扎在大竹人心中的“刺”,针对高铁项目建设的报批,县人大常委会就曾多次进行调研视察,多次听取县政府汇报,积极建设献策。自去年西达渝高铁大竹段开工建设以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调查组来到中铁三局集团西达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八标项目施工现场,认真了解工程概况,详细听取工作进度汇报,对施工建设方抓进度、保质量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指挥部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时期,全面加快项目进度,努力把西达渝高铁大竹段打造成精品工程、标杆工程。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调研西达渝高铁建设情况
在参观完部分项目建设现场后,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随后在县政府组织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县发改局、县项目推进服务中心就关于2022年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执行情况和2023年计划情况以及相关职能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调研组认为,去年的项目建设总体推进顺利,工作创造了历史上的一大政绩,对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项目建设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
图为县人大常委会召开调研座谈会
调研组成员围绕今天的调研内容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何红兵建议:要锚定时间节点赶进度,转变工作理念,绷紧思想之弦,加强对重点项目推进的动态监测,倒排工期、细化步骤、加强协同,全力确保项目快建设、快见效。要紧盯项目难点强保障,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做好跟踪配套服务,让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促进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要直面政策堵点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主动靠前作为,积极破解项目落地的各项堵点,以有效监督助推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刘天将建议:县政府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设计,提前谋划好项目方案并明确专人进行负责。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调研组成员、财经咨询专家张国权建议:要顺应发展趋势,大力发掘优质项目,确保资金用在优质项目建设上。在项目审批前要科学论证,项目设计上要认真谋划,合理到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多方协调解决问题,让项目建设跑出大竹速度。
就下步工作,调研组作出要求。要高度重视项目,充分做好项目前期谋划,精准把握相关政策方针;要敢于出招,谋划储备项目;要挖空心思向上争,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保障;要解放思想,善于出招,敢于担当,推进大竹高质量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对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视察,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资金规范使用,为加快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勇当达州打造“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排头兵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