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近年来,古蔺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人大有效行使职权的先决条件,瞄准调研方向,积极拓宽思维,创新调研方法,提升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瞄准全局问题,开展“联动式”调研。围绕生态环保、生态产品价值等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课题,联合“一府一委两院”开展调研,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形成上下联动,推动问题落实解决。例如,在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调研中,联合环保、水务等部门及沿河乡镇,发现企业生产废水跑冒滴漏、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18个,组织代表参与旁听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件,向执法部门移交非法捕捞违法案件线索1件,共同守护赤水河“一江清水”。
瞄准复杂难题,开展“清单式”调研。围绕粮食安全、医疗卫生事业等错综复杂的难题,制定详细调研方案,梳理调研重点清单,并对照清单进行实地走访、召开座谈,全方位了解情况并反馈问题清单,要求部门限期整改,跟踪落实销号清单。例如,在粮食安全工作的调研中,将调研发现的社会储粮意识差、耕地“非粮化”、撂荒地等问题23个,以“清单式”移交政府部门处理,全面提升全县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瞄准典型事例,开展“解剖式”调研。围绕脱贫成效巩固、代表作用发挥等具备典型案例的课题,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个性化调研任务清单,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例如,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调研中,紧盯产业发展后续乏力的突出问题,精选代表性较强的黄荆金鱼溪、双沙白马洞、箭竹黄家地3个聚居点,开展走访座谈,通过典型剖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提出“搬迁户+种植养殖业”“搬迁户+劳务转移”“搬迁户+业主经营”等“1+N”产业配套模式,推动实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政策目标落地落实。
瞄准工作推动,开展“暗访式”调研。围绕普惠托育、餐厨垃圾处理等急需推动落实的课题,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实地突击暗访,着力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例如,在县城餐厨垃圾处理调研中,组织调研组通过“突击检查”的方式对重点餐饮企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垃圾收运等开展视察检查7次,曝光问题27个,推动各职能部门监管联动和问题高效处理。
瞄准群众关注,开展“体检式”调研。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推行、城镇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课题,采取实地体验、模拟办事等形式,从普通群众的视角开展近距离、可视化调研。例如,在“小县优城”建设情况调研中,组织人大代表对“小县优城”实施项目进行体验,广泛收集城区群众对实施项目的反馈,“找茬式”寻找“小县优城”建设中的不足,提出建议意见45条,为全县建设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省际示范窗口城市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