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安顺场镇人大主席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高标准建家、高质量管家、高效率用家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家站凝聚力、感染力、生命力,为群众开启困难诉求直通车,点燃民生事业小太阳,让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相谋合,与群众需求相匹配,积极探索145工作法,即“一站服务、四化融合、五个先锋”,不断开创“家和万事兴、站顺民心安”的人大工作新局面。
一站服务聚民心。安顺场镇人大主席团始终秉持务实建家、高效用家、家站融合的工作理念,依托安顺独有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红色资源,充分整合安顺场镇代表之家和安顺村代表联络站,串联景区童伴之家、圆梦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矛盾纠纷调解室、德古调解室、启渡书吧等N个活动阵地,打造“1+N”多功能多元化代表履职服务阵地,有效解决代表活动开展资源力量“散”、活动开展“难”、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阵地建设融入亲民化设计元素,让代表安心回家履职、让群众顺心进家办事,每周确定两天为代表固定接访日,每月确定一天为代表活动日,实施群众出题、代表接题、政府解题、党委答题工作模式,切实开通代表直通车,架起群众连心桥,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人大很亲、代表很近”。
四化融合夯基础。一是阵地建设课堂化。将红军强渡大渡河勇士精神贯穿代表学习始终,结合辖区资源打造红色记忆—代表学习室,采取固定课堂集中学、网络课堂灵活学、流动课堂推动学,召集辖区代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学习活动,每季度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半年瞻仰一次纪念馆,每年重走一次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做学习实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先行者”。二是解决诉求多样化。精心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采取“固定+移动”的方式,将51名县镇代表植入辖区44个基层网格中,通过每周二、周五固定接访和每月第一周集中走访,设置线上线下意见收集箱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通过“人大代表直通车”积极反映争取急难愁盼、民生实事项目6个,落实资金190万元。其中,安顺村8、9、10组饮水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三个组171户537名群众10余年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少数民族同胞自发将“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卡莎莎”写在自家墙上折射出党群鱼水之情。三是监督履职精准化。根据代表文化程度、技能特长、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科学设置7个大类21个具体履职岗位,推动全镇人大代表领岗认岗130余个,形成代表承诺、亮诺、践诺的良好态势,不断促进代表履职科学规范精准。坚持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监督履职就到哪里的原则,成立重大项目征拆代表工作专班,全力推动泸石高速、老鹰岩电站、安顺至松林连接线、217绕城隧道、小水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为把安顺建设为连接香格里拉环线、串联川藏旅游线的重要节点贡献人大力量。锚定全镇2023年创先进、当示范、解难题、抓落实四个方面71项工作目标,制定监督履职计划,与党委步调一致、同频共振,自觉做推动全镇中心工作在阳光下“亮晒”的“守门员”。四是评先激励常态化。制定优秀代表小组和代表履职季度之星评选计分标准,每年评选2个优秀代表小组给予2000元活动奖励经费;每季度评选5名履职季度之星给予每名200元左右的物质奖励。鼓励各代表小组积极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代表直选优势,倾听群众心声,密切联系群众。
五个先锋为群众。一是“红色先锋”聚民心。组建代表红色宣讲队伍,开展书记讲党课、代表讲初心、船工后代讲传承、讲解员讲历史“四讲”活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工作安排送进千家万户,让游客感知红色文化、体验红色初心,让普通群众始终与党员干部同心同向,营造“红色铸魂”新氛围。二是“绿色先锋”促民富。结合代表特长优势,组建黄果、枇杷、黄桃等特色产业技术服务队,帮助群众进行农产品种植、管理和销售,走出一条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路,低山村组“黄果柑+枇杷”,中高山村组“花椒+羊肚菌+黄桃+中药材”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片贯穿全镇,形成“绿色崛起”新态势。三是“蓝色先锋”护民安。顺应县委“五防两保”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由镇人大代表、船工后代帅飞牵头,打造一支20名45岁以下退役军人组成的勇士突击队,开展半军事化训练,成立仅6天成功营救一名被泥土意外掩埋群众,9.5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逆行驰援重灾乡镇,先进事迹相继被央视报道,精诚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铸就“蓝色盾牌”新力量。四是“橙色先锋”暖民情。建立代表联络机制,大力开展代表爱心传递活动,每名代表公开承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充分联合驻村法庭、派出所、卫生院、基层老协等各类资源,开展文明旅游、文艺汇演、健康体检、老幼关爱等活动600余次,温暖辖区老幼病残,引导旅游从业者诚信经营,引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搭建“橙色关爱”新联盟。五是“金色先锋”解民怨。以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彝族德古等乡贤为主体,开展“百姓讲坛”“暖心调解”“家风传承”等活动,协助矛盾纠纷化解,建设和谐家园,让幸福生活“含金量”体现在群众灿烂笑脸上,擦亮“金色名片”新底蕴。
注解:德古,是彝语音译,“德”是“稳重”的意思,“古”是“圆”的意思。德古是传统彝族社会民间纠纷的调解员和仲裁员,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的彝族代表,深受彝族群众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