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大竹人大:“三个三”工作法推进“家站”平台提质增效

时间 2023-05-29 来源 大竹县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加强代表履职平台为抓手,用好“三个三”工作法扎实推进“家”“站”功能提质增效,实现全县“家”“站”建设由“全覆盖”向“高标准”转变,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围绕“三聚焦”,建强履职尽责主阵地

 

  聚焦标准建设,推进规范化运行。精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设立人大代表之家3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324个,做到镇村全覆盖。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四川省“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运行的指导意见》,在设置方式、平台名称、活动内容、运行机制、履职行为、意见处理、网络平台等七个方面做到规范,进一步丰富了人大代表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提供了阵地保障。同时,将联络站建设和活动经费按3000元/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切实解决代表履职后顾之忧和联络站管理经费困惑。

 

图为大竹县石河镇人大代表之家

 

  聚焦双向互动,推进常态化运行。采取集中接待和流动接待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每月10日、20日、30日的人大代表接待走访群众日,面对面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引导代表深入企业、村以及百姓家中,就近就便收集民情民意,实现站内、站外的有效互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3345人次,走访帮助群众4150人,企业113个,帮助解决问题357个。

  聚焦成果转化,推进实效化运行。坚持将推动解决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归纳梳理、分类交办、包干督办、限时反馈”等机制,并与走访接待群众、代表小组活动等履职活动相结合,全程跟踪督促建议办理和问题落实。

 

落实“三个一”,架好为民服务连心桥

 

  明确一个固定走访接待日。建立代表接待走访群众制度,确定每月10日、20日、30日为人大代表接待走访群众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普通代表身份带头进“家”入“站”,通过接待走访,深入了解民情,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关键问题和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接待选民11000余人次、收集意见6000余条,确保“家”“站”功能有效发挥。

 

图为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明确一套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实行包片督导联系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县级领导牵头,组织机关各委室分组督导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阵地建设、代表履职、代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对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指导督办常态化。二是配强站“家”“站”管理力量。全县31个乡镇(街道)配齐专职人大主席(工委主任),4个5万人以上的乡、镇按规定配备人大副主席1名,同时经县委同意,县委组织部以文件形式明确各乡镇(街道)人大专(兼)职工作人员38名,每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选配一名相对固定的管理服务人员,确保“阵地有人管、工作有人抓”。三是建立考评管理机制。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将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从机制上引导和激励乡镇(街道)人大抓主业、促规范、创特色,提高代表履职平台管理水平。

  明确每年开展一次代表“述职日”活动。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有效平台每年年底组织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通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原选区选民的沟通与联系,强化了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加强了选民对代表的监督。2022年底,县乡两级人大共组织代表开展述职活动186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5条,解决民生问题53个。

 

立足“三作为”,拓宽履职为民新路径

 

  保障代表“会作为”。以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为平台,采用集中宣讲、小组学习、“请进来”等方式,组织代表认真学习《宪法》《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引导代表们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讲政治能力和依法履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家”“站”成为代表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图为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开展法律知识竞赛

 

  激励代表“善作为”。坚持以“家”“站”为支点,以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杠杆,健全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双联”工作机制,要求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固定联系五名县人大代表,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三名县人大代表,每人每年走访不少于2次,主动收集民情民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促进“双联”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打通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彰显代表“有作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县乡两级全覆盖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各级人大代表依托“家”“站”平台,广泛汇聚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喊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县级、乡(镇)级民生实事项目分别为10件、125件,构建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真正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开花结果”。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