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及融合现状如何?”“重点文旅景点打造情况如何?”近日,仁寿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带着这些问题,分别赴冯建吴·石鲁艺术馆、天府茶灵谷、曹家镇梨树社区、智慧文广旅中心等地调研我县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在冯建吴·石鲁艺术馆,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文物易地复建情况。“冯建吴·石鲁艺术馆面积35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是仁寿县第一座公益类艺术类场馆。”艺术馆负责人介绍到,“艺术馆主要设有冯家大院及冯建吴主题展厅、石鲁主题展厅和文创商店临时活动展厅三大展厅,整个布展设计均遵循冯家大院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及冯建吴、石鲁两位先生的个人艺术风格,结合“黑科技”的创新运用,文化与科技艺术融合碰撞,最终呈现出非凡展示效果。”
在智慧文广旅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智慧文广旅中心具体功能。“智慧文广旅中心共计36个软件子系统和8个硬件子系统,是2022年四川省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中心负责人介绍到,“智慧文广旅中心总投资约4千万元,具备文旅大数据中心、文旅综合管理平台、文旅公众服务平台、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文旅营销宣传平台等多种功能,能够实现黑龙滩等多个景区景点的智慧旅游服务。”
座谈会上,调研组邀请了县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参会,围绕“文旅融合工作如何开展”,共同协商探讨问题12个,提出意见建议13条。针对文旅融合品牌影响力较弱的问题,调研组指出,要立足实际,打开思维,深入研究我县各景区性质、旅游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结合服务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目标,以特色为引爆点,不断提高我县旅游辨识度。要提炼仁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黑龙滩文化、抬工文化等,丰富黑龙滩旅游业态,持续举办仁寿乡村文化旅游季等具有仁寿特色的宣传推广活动,聚集人气塑造文化旅游活动品牌。要实施“文旅+”战略,形成立体化、多样性的旅游体系,加强仁寿陶艺、仁寿石雕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市场化运作,加快仁寿县博物馆、黑龙滩博物馆等场馆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融合水平。要创新文旅融合宣传新模式,主动加强与抖音、网红等新媒体和新媒体人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增加市场号召力,不断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仁寿县抢抓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机遇,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撑,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已打造2个AAAA级、3个AAA级景区、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殊荣,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2亿元。仁寿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聚焦文旅融合,为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